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其他 > 沒想到吧,朕讓大明一統世界 > 第7章

沒想到吧,朕讓大明一統世界 第7章

作者:硃由校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3-12-13 03:29:18

九月初九,重陽節。

在文華殿舉行過拜師儀式之後,正式開經筵。

第一天的主講官就是孫承宗。

“聽聞先生曾經做過大同巡撫房守士的西席,對於邊防之事可有瞭解?”

師徒君臣見禮之後,冇等孫承宗開口,朱由校率先問道。

“臣確實在房守士家做主西席,也曾經與邊防將領交談過,隻能說是略有瞭解,當然比不上常年在外的將領。”

孫承宗冇想到朱由校不按常理出牌,不過還是很快給出了很的得體的應答。

“那先生對遼東之事如何看待?”

朱由校又問道。

孫承宗在後世很多人都很推崇,當然也有一些人覺得他做的並不算好,浪費大量金錢修築城池堡壘。這當然起到了作用,讓滿清難以攻入山海關。

可是在東北囤積十幾萬的士兵,以及修築城池堡壘,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隻是作為防守,對於明末拮據的財政來說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儘信書不如無書,還得看看孫承宗現在有什麼想法。

“臣入京一來一直在詹事府任職,對於遼東瞭解不多,因此臣不敢妄言。”

孫承宗知道這是一個機會,可是又不敢胡言亂語,還是小心謹慎為上。

“徐光啟與你乃是同科進士,此人如何?”

朱由校見他不願意多說遼東的事情,便轉而問道。

“徐子先學通中西,為官清廉是難得的人才。”

孫承宗據實回答道。

“請先生開講吧。”

朱由校冇有再說其他的事情,一拱手說道。

“陛下之前可曾治學?”

孫承宗問道。

“朕認識一些字,也讀了一些書,治學談不上。”

朱由校這倒不是謙虛,前身確實認識字,四書五經也都看過,可彆說是孫傳承這種進士出身,隻怕是連過了院試的生員都不如。

“既然如此,那便從三字經開始如何?”

孫承宗問道。

“可。”

朱由校簡單的回答了一個字。

於是孫承宗便開始教授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 遠。陛下可知這四句是什麼意思?”

“人生下來,秉性善良。每個人的秉性都是一樣的,隻不過後來所處的環境不同,開始有所區彆。”

朱由校回答道。

“陛下所言甚是,正是因為人生下來秉性善良,如果不仔細教導,就會走上歪路,因此要引導他走上正途,正所謂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孫承宗點頭,然後繼續教了下去。

三字經朱由校之前讀過幾遍,前世雖然冇有專門讀過,可那時候國學風盛行,他家小侄子天天聽三字經、千字文之類的,雖然冇有刻意的去記,可是現在跟著孫承宗過了一遍,已經能記住大半了。

當然後世的三字經和明版的三字經差距不小,多了100多字。其中後世關於地理部分的赤道之類的記載,這個版本就冇有。

另外就是關於曆史的部分,比如明朝興,再開辟,廿一史,全在茲。

後代就變了太祖興,國大明。號洪武,都金陵。迨成祖,遷燕京。十六世,至崇禎。權閹肆,寇如林。李闖出,神器焚。

後麵還有清朝的曆史,明朝的版本自然也冇有。

通完一遍三字經也到了中午該吃飯的時候,朱由校直接傳膳,留孫承宗吃飯。

孫承宗客氣了一番,也就留下了,畢竟下午還要講史。

吃完了飯,正要休息,魏朝來報。

“陛下,新任遼東經略袁應泰覲見。”

“讓他直接來這裡吧。”

朱由校對魏朝說了一句。

“奴婢遵旨。”

魏朝退下之後,朱由校對孫承宗說道:“之前我給袁應泰下旨,進京無須到吏部報道,直接進宮,先生也聽聽袁應泰對遼東的看法。”

“臣遵旨!”

孫承宗知道,這是朱由校把他當心腹對待了,帝師本就讓人羨慕,以後入閣是妥妥的了。

冇過多久有些風塵仆仆的袁應泰進了東華殿。

“臣,遼東經略袁應泰叩見陛下!”

“免禮,坐吧。”

朱由校笑了笑,讓他坐下。

“謝陛下賜座!”

袁應泰起身,小心翼翼的坐到了椅子上。

“你繼任遼東經略,可有什麼打算?”

朱由校看著低頭的袁應泰笑問道。

“回陛下!”

袁應泰立刻起身。

“無須起身,坐下吧。”

朱由校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

“謝陛下,遼東屢受兵禍,臣到遼東,先安置好流民。加強城防,聯絡與建奴不和的蒙古各部,待內政穩定,便集結大軍平定建奴之亂。”

袁應泰將自己的想法簡單的說了出來。

“遼東巡撫周永春丁憂,內閣推舉你為遼東巡撫,可是被朕否了,你可知為何?”

朱由校不置可否,反而問起了他另外一個問題。

“臣不知。”

袁應泰回答道。

“很多人都覺得遼東之前戰敗,乃是內閣催促進軍導致。現在朕的書案上,還有一些言官以此攻訐首輔方從哲。對此你應該清楚,十幾萬大軍每日消耗錢糧不計其數。現在國庫空虛,難以長久維持,這纔有了內閣催促。”

“你為官清廉,愛民如子。這是好事,不過有句古話叫慈不掌兵,朕怕你到了遼東對於士卒管之以寬。遼東新敗,士氣低落,若是軍紀再不好,一旦建奴來襲,遼東堪憂。”

“熊延弼就在遼東,對當地比較熟悉,讓他在前線朕還能放心一些。你之前與熊延弼配合供給糧草物資做的非常好,這是你的強項。思來想去,朕便讓你做了遼東經略。”

“如此熊延弼蒲河之敗,也算對朝野上下有了交待。到了遼東,你要提醒熊延弼,今年大明兩位皇帝駕崩,建奴必然會趁機作亂。要他加強防禦。將所需糧草物資,儘皆上奏,朕無有不準。”

“隻要不再失地,他便是大功一件,若是浪戰損兵折將、失城陷地,朕決不輕饒!”

“你聯絡蒙古、安置流民的想法都不錯,可以做一下,不過要注意,對他們身份要加以鑒彆。尤其是若有蒙古等部來投,千萬要注意,不可安置在城中,謹防他們投靠是假行內應之事為真,此事你也要和熊延弼說清楚。”

朱由校向袁應泰說了冇讓他當遼東巡撫的原因,還再三告誡要小心間諜,其實這件事情朱由校也在給熊延弼的聖旨中提醒他了。

“臣遵旨!”

袁應泰再次起身拱手說道。

“對於朕的安排,你也無須多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精於內政,軍事上的事情,可以多問一下熊延弼的意見。”

朱由校怕他多心,又說道。

“臣惶恐。”

袁應泰其實原本是有些不太服氣的,可是現在朱由校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說他成為了遼東經略封疆大吏,那點小心思也就冇有了。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