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都市 > 我在部隊那些事 > 我在部隊那些事第1章 傳之三代的職業線上免費閲讀

我的爺爺和父親都曾是一名解放軍戰士,而我,也在2002年9月1日繼承了這份祖傳的職業,成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實際上,我的這種說法是比較勉強的。因為,我的爺爺和父親在部隊工作的時間都不長。但為了蹭“三代某某人”的熱度,我也隻好厚著臉皮寫下去了。

我的爺爺出生於20世紀20年代,機緣巧合之下,他在1947年與“國民革命軍”發生了一點業務聯絡。

這一年,蔣委員長為了一統江山,第N次祭出“抓壯丁”這個法寶,在全國上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征兵運動。我那老實巴交的爺爺,對蔣委員長即將給大家提供一份穩定工作這件事不甚關心。當彆人紛紛鑽進深山老林拒絕就業時,他仍在彆人的幾畝田地上辛勤耕作,於是順理成章地被國民革命軍的中介人員采取強製手段帶到了征兵站。但遺憾的是,由於萬惡舊社會的水深火熱,常年的營養不良導致他身高僅有159公分,而當時全國的就業形勢不太樂觀,**對壯丁的素質仍有一定的要求,並專門對身高160公分以下的青年製定了歧視性就業政策。所以,征兵站冇有把這份穩定的工作提供給身高隻有159公分的爺爺。

1947年,我的爺爺就這樣與國民革命軍的鐵飯碗擦肩而過。

一年之後,蔣委員長第N 1次祭出“抓壯丁”這個法寶時,不願就業的青壯年們紛紛四處躲藏。而我的爺爺因為頭一年受到了**的就業歧視,所以對此並不害怕,他繼續在彆人的幾畝田地上辛勤耕作。毫不意外的,在中介人員的幫助下,他又一次來到了**的征兵站。而時年27歲的他,身高仍然是尷尬的159公分。在這個尷尬的時候,**軍官和藹地詢問了他的年齡之後。十分肯定的告訴我爺爺:“才27歲,這明顯還能長高呀。”

很快,我的爺爺戴上了麻繩做的手鐲,一路跋山涉水來到天津,成為傅作義將軍麾下的一名國民革命軍軍人。

冇過多久,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之一的“平津戰役”拉開帷幕。天津在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的狂風暴雨式攻擊下,一共堅持了29個小時。我爺爺所在的**連隊,當時奉命駐守在一個碉堡中,在與解放軍一番苦戰之後,僅剩3個完好的人,而進攻方也傷亡慘重。在此形勢下,**3個倖存者湊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毅然決定棄暗投明,遂起義。

就這樣,我的爺爺最終還是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之後,他隨部隊南下,參加了渡江戰役等大小戰鬥,並作為先頭部隊的一員解放廣州。或許是天津之戰讓他覺得自己命大的緣故,在之後的戰鬥中,他十分勇敢,先後立下三次大功和多次小功。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全軍精簡員額,已經三十多歲的爺爺脫下軍裝回到老家,恢複了他貧下中農的本色。不同的是,作為退役軍人,這次,他可以在自家的幾畝田地上辛勤耕作了。

再後來,爺爺娶了我的奶奶—一位在湘南暴動中被砍頭**烈士的女兒,生下了我的爸爸。

在改革開放之前那個十分注重家庭成分的年代,我的爸爸無疑是根正苗紅的典型。但他仍然十分苦惱,因為他的飯量太大,急需找一個能讓他吃飽飯的地方。於是在他十八歲那年,為了實現保家衛國兼吃飽飯的理想,他也穿上了軍裝,成為烏魯木齊軍區的一名戰士。

四年之後,我的爸爸結束在部隊的超期服役,繼承了我們家祖傳的貧下中農身份,開始努力尋找能夠與他一起創造下一代的姑娘。

二十多年之後,帶著父母的期望,我在高考後填報誌願時,選擇了一所頗有名氣的軍校,並如願繼承了這份祖傳的職業。

以上就是我們家傳之三代職業的由來。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