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都市 > 我在部隊那些事 > 我在部隊那些事第3章 拉練線上免費閲讀

雷鋒鎮,位於長沙市望城區,是革命英模雷鋒的故鄉,距離我所在的校區約30公裡。我之所以能夠比較準確的知道雷鋒鎮與學校的距離,既不是因為我在軍用地圖上量過,也不是後來我使用了手機軟件進行導航的緣故,而是因為我曾經用兩條腿驗證過二者之間的距離。

2002年9月底,距離我進入K大不足一個月時,中隊領導給我們帶來了兩個訊息。按照慣例,其中一個訊息是好訊息,另一個則是壞訊息。好訊息是:領導們決定在9月29日為我們這批學員舉行授銜儀式,過了9月29日,我們就能和教官們一樣,在肩膀上扛上那時軍校學員獨有的軍銜標誌——紅肩章。但壞訊息則是,授銜的地點在30公裡之外的雷鋒鎮,而學校所提供的代步工具隻有一種——不限量安排的精神鼓勵。

30公裡的路程,往返合計60公裡,計劃用時14個小時。用領導們為大家打雞血的話來說,這與紅軍飛奪瀘定橋和誌願軍急襲黃草嶺相比完全不值一提。這話乍一聽有幾分道理,仔細一想好像是這麼回事,實地走起來,方知先輩們的偉大。

這天早晨4點多,我們啃完不限量供應的饅頭之後,愉快地踏上行程,開始了東西橫穿長沙市區的雷鋒鎮之行。

屈原曾經說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行軍路上,我想到最多的就是如何修改這句名言,好紀念一下我腳上的大小血泡。最後,我總算想出了一個比較應景的句子:路漫漫其腳麻兮,吾將上下而求饒。

但革命軍隊的優良傳統並不支援求饒這種懦弱的行為,預設在行軍途中豐富多彩的精神糧食也發揮了它慣有的作用,最終還是將98%以上的學員順利送到了目的地。剩下不足2%的學員則因身體不適等原因被迫乘車前往雷鋒鎮。儘管當時我也很願意被迫乘車,但領導顯然冇有掌握我的思想動態。因此,我隻好和大部分人一起眼巴巴地看著收容車從我們的眼前消失。

一天步行60公裡的經曆不僅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時,也在我們的身體上留下了短暫的痕跡。行軍途中,承受了最大傷害的當然是腳板。每個人的腳板都出現了數量不等的血泡,少數人腳上的“泡中泡”算是為其他人增添了一點心理慰藉,因為它的存在至少可以證明自己不是最慘的那個,用這樣的精神麻醉品給自己打一針,心裡就好受多了。

儘管對長途行軍的艱苦性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但“磨襠”現象的出現還是令人叫苦不迭。

所謂“磨襠”是指由於兩腿連續不斷的交叉運動,導致大腿內側皮膚反覆摩擦,進而造成皮膚甚至肌肉受損的一種特殊情況。此症狀僅見於長途徒步行走之後,好發於大腿脂肪較多之人。因為偏瘦的緣故,“磨襠”對我的傷害並不大。所以,行軍結束後第二天早上起床時,我還能夠做到“扶牆而出”,而一些偏胖的同學則隻能躺在床上“嗷嗷待哺”了。

時至今日,我早已忘卻這次行軍途中的艱辛,但卻依然記得在雷鋒鎮戴上紅肩章那一刻的激動。畢竟,這這一刻起,我們家三代從事同一光榮職業的事實才正式成立。

但如今回想起來其實也有一點小小的遺憾。因為那個年代冇有智慧手機的緣故,那一天的8萬餘步冇有辦法顯示在手機計步軟件上,這讓我錯失了一次震驚朋友圈的大好機會。

從雷鋒鎮返回時,可用“滿街儘是紅肩章”來描述當時的場景。我們的教官此時則有些失落。

開學之初,臨近畢業的學長被安排來充當新學員的教官。在相同的製服之下,直觀區分教官與新學員的依據就是肩膀上是否有紅肩章。新學員授銜後,大家清一色都戴上了紅肩章,新學員與教官從理論上具備了平起平坐的資格,但在等級森嚴的軍隊,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為了讓新學員深刻認識到教官的權威性,國慶假期尚未結束,我們的訓練強度便再上一個台階,用教官們的話來說:既然你們已經取得軍籍了,現在是時候讓你們見識一下真正的力量了。與之相應的是,門診部的“K大三寶”消耗速度則呈直線上升趨勢。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