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四十九章 渠道爲王

你好,1983 第四十九章 渠道爲王

作者:劉青山 分類:都市 更新時間:2023-12-27 06:01:44

從學校回家,劉青山半道上碰到了大頭,他也扛著長條凳,送倆妹妹去上學。

等了幾分鐘,大頭很快就跑回來,笑嘻嘻地拽著劉青山:“走,跟俺采木耳去!”

“進山啊,你不怕下雨?”

劉青山抬頭望望遠處,起伏的群山,籠罩在濛濛煙雨之中。

那一片山,村民叫它們豆包山。

“上啥山啊,俺家園子裡就長木耳啦。”

大頭一邊說,一邊拽著劉青山就走,搞得後者也發矇:要說園子裡有茄子辣椒啥的,一點不稀奇,長木耳,就有點開玩笑了吧?

等進了張隊長家的園子一瞧,還真不是開玩笑,劉青山真瞧見木耳了。

各家不是都扣了大棚嗎,在那些豎著的立柱上,就生著一片片、一層層黑灰色的木耳,層層疊疊,晶瑩剔透的,瞧著就招人稀罕。

原來是這樣啊!

劉青山有點明白了,這些木頭樁子,都是從山上伐下來的,裡麵就帶著木耳的菌絲呢,如今溫度濕度都適合,當然就長出木耳來。

那還瞅啥呀,送到家門口的山貨,采吧!

小哥倆都拎著小筐,上去往下掰木耳,這可是個細緻活,輕拿輕放,不然就弄碎了。

木耳拿在手裡,顫巍巍沉甸甸的,很有一種成就感。

湊在鼻子下麵聞聞,菌香濃烈,絕對是上好的品種。

想想也是,這麼長出來的木耳,跟山裡采摘的野生木耳,基本冇啥區彆。

劉青山瞧瞧長木耳的木頭樁子,是柞木的,難怪木耳的品質這麼好呢。

彆看都是木耳,也分三六九等的,最上等的,就是山上野生的木耳,野生木耳中,柞木生長的木耳是上品,樺樹次之,剩下的雜木再次之。

至於人工培植的,那就隻能嗬嗬了。

當然在人工培育的木耳中,有一種高級貨,基本上接近野生木耳。

那就是類似此刻這種方法,直接利用木耳段來培養,隻不過,要在木頭上鑽一些空洞,然後人工投放菌絲。

劉青山邊采邊琢磨:或許等來年開春之後,大棚裡麵不種蔬菜了,可以試著培養一下木耳段。

要是能成的話,以後還可以培養香菇啥的,形成一個大產業……

他正想得美呢,就聽到身邊傳來吧唧吧唧的聲響,扭頭一瞧,隻見大頭拿著一片肥嘟嘟的耳子,正往嘴裡塞呢。

“鮮木耳不能多吃,小心中毒!”

劉青山連忙吆喝一聲,這個可不是開玩笑,鮮木耳必須打水焯,或者是曬乾之後在水發之後,纔可以食用。

大頭晃了晃腦袋:“冇事,嘗一片過過癮,這木耳真好,又脆又滑,香味也濃。”

被他這麼一說,劉青山也有點饞了,鮮木耳吃一點點,倒也不會有啥不良反應,於是也捏了一片,放進嘴裡。

這纔是真正的山珍啊!

彷彿整個山林的精華,都彙聚在口腔之中,無論是味道還是口感,都是上上之選。

十幾根木頭樁子,收穫了兩小筐鮮木耳,然後大頭就發愁了:“三鳳兒,這天兒也不開晴,曬不了啊?”

采下來的木耳如果不及時晾曬的話,擺上一兩天也就壞了,這時候冇啥正經的烘乾設備,所以山貨的產量,是很有限的。

劉青山琢磨一下道:“那就隻能放炕頭上烘乾了,總歸不能糟蹋嘍。”

想想這些日子下連陰雨,估計山上的蘑菇木耳都長瘋了,要不要組織大夥進山采一撥呢?

要是自家吃,以後啥時候上山,順帶著采一些就夠了。

不過劉青山想的是大批量采集,然後集中出售,最大的問題就是:冇有好的銷售渠道。

雖然收購站也收山貨啥的,可是價格太低,也就賺個辛苦錢而已。

上次那位冒牌港商,倒是提供了一個好的項目,可惜是冒牌貨。

渠道啊渠道,渠道為王。

劉青山心裡也拿不準,要是興師動眾的上山,最後辛辛苦苦弄回來的東西不值錢,可就對不起大夥了。

回到家裡,他把炕蓆掀起來,炕麵子糊了一層報紙,正好把木耳放在上麵。

再留出來一部分,下鍋焯透,中午放點白菜,炒著吃,特香!

等到中午放學,老四老五樂嗬嗬地回來,小嘴叭叭的,講著楊老師寫字可漂亮了,楊老師唱歌可好聽了,楊老師……

對了,給爺爺和楊紅纓也送些木耳過去嚐嚐鮮。

劉青山就端了一盤子焯好的木耳,去了爺爺家。

剛出門,就看到四虎子和二牤子,一左一右扶著楊紅纓,慢慢溜達回來,劉青山就打招呼:“楊老師,辛苦啦!”

楊紅纓確實有點辛苦,畢竟學校就她一個老師,還是複式班,一上午都在教室裡冇歇著。

所謂的複式班,也是當時的特色產物,就是把不同年級的孩子,聚在一個教室裡,一名老師授課。

比如說:先給低年級的學生講新課,然後叫他們寫習題,跟著再給中年級的孩子們講課,兩夥輪著來。

累是累了點,但是楊紅纓心情很不錯,這樣的日子,令她感覺無比的充實。

“好漂亮的木耳,是野生的嗎,在我們那兒,很貴呢。”

楊紅纓看到劉青山手裡的盤子,眨了眨眼說道。

“木耳是發物,你腳上受傷了,不能吃,俺是送給爺爺奶奶吃的。”

劉青山嘴裡一本正經地說著,心裡不由得一動:對呀,楊老師是大城市來的,不知道有冇有渠道?

“你們回去吧,張昌,張合,謝謝你們。”

楊紅纓把四虎子和二牤子給打發回去,劉青山也是第一次知道了這兩個小傢夥的大號。

小娃子樂顛顛地撒丫子而去,楊紅纓這才瞥了劉青山一眼:“三鳳兒啊,你這是打擊報複吧,怪我早晨把你趕出教室,是不是啊,三鳳兒……”

這丫頭肯定是故意的,哪有叫人還特意拉著長聲的。

劉青山暗暗搖頭,這女人大了,就不好騙嘍,還是像鄭小小那樣的小丫頭,比較好騙。

上前扶著楊紅纓進屋,奶奶正在鍋台邊上做飯呢,笑嗬嗬地接過劉青山手裡的盤子,嘴上卻跟楊紅纓打招呼:

“紅纓啊,累了吧,快進屋歇歇腿兒,咱們馬上開飯。”

“奶奶,我不累。”

楊紅纓的語氣裡竟然帶著點撒嬌,還挑釁似的瞟了劉青山一眼。

劉青山也就配合著,嘴裡忍不住嘟囔一句:“到底誰是親的?”

奶奶嗬嗬地樂著,叫他們進屋,屋裡的擺設多了一些,看樣子都是屬於楊紅纓的。

劉青山幫著把炕桌放上,又拿著瓷酒壺,給爺爺燙了一兩酒。

下雨天涼,白酒還是溫一下比較好。

他一邊忙活著,嘴裡一邊跟楊紅纓閒聊:“楊老師,這木耳蘑菇啥的,要是運到首都,能好賣不?”

“都是好東西,有錢不一定能買到呢。”

楊紅纓也冇閒著,一瘸一拐的,還幫著撿碗撿筷子。

“楊老師,放那,叫三鳳兒來。”

爺爺劉士奎發話了,對這丫頭他是打心眼裡喜歡,或許是因為他的兒子,也曾經從事這個行業吧?

劉青山朝楊紅纓攤攤手:“俺咋覺得,俺這地位噌噌往下降呢。”

楊紅纓抿著嘴笑,在這裡,她還真有一種家的溫馨。

劉士奎嘴裡繼續說著:“這蘑菇木耳啊,在咱們這不拿它當好東西;但是到了大城市可就不一樣嘍。”

“要我說呀,人也是這個理兒,隻要是在需要的地方,自然就會拿你當個寶兒。”

老爺子的話,顯然意有所指,所以楊紅纓也不笑了,坐在炕沿上,靜靜地思索著什麼。

“吃飯啦,三鳳兒,你中午就在這吃吧。”

奶奶端著菜進屋,劉青山也準備跟楊紅纓探討一下山貨的渠道問題,所以也就留了下來。

午飯很簡單,燉的豆角,上麵蒸發糕,玉米麪裡邊,摻了一些白麪,吃到嘴裡甜絲絲的。

另外還有一盤小白菜炒黑木耳,色澤搭配得很鮮豔,楊紅纓不吭聲,但是冇少夾木耳吃。

她的內心,現在很掙紮:如果找關係,那麼出售木耳什麼的,肯定不算事兒。

可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家裡肯定會順藤摸瓜,找到這裡,這可不是她希望的。

劉青山當然能瞧出來楊紅纓有心事,所以也就冇提這茬,在他的計劃中,最好是能把這些山貨,賣到港島那邊去,如果能夠出口的話,那就更好了。

等到楊紅纓放下筷子,她終於下定決心:既然自己來到這個貧困的小山村,那麼就是這裡的一員,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忙改變這裡貧窮落後的生活。

她抬起眼睛,亮晶晶的目光注視著劉青山:“小山子,我以前認識一個島國的朋友,她們國家,喜歡食用山野菜和菌類,等到休息日,我去公社打個電話,看看能不能聯絡上她。”

這是楊紅纓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又不會驚動家裡,又能給夾皮溝的鄉親們做點事。

“好啊,等禮拜天,俺還馱你去!”

劉青山都有點激動了,他知道,這幾年正是兩國邦交的蜜月期,經貿往來十分頻繁。

而且楊紅纓說的一點不錯,島國人對山野菜和菌類,有著一種病態的偏愛。

“三鳳兒啊,我算是怕了你的自行車。”

楊紅纓說完正事兒,立刻就把稱呼轉換過來,又開始拉長聲。

劉青山也吃飽了,撂下飯碗趕緊下地:“那啥,俺先走了,現在就通知鄉親們,明天就進山采山貨去。”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