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三十五章 飼料秘方

你好,1983 第三十五章 飼料秘方

作者:劉青山 分類:都市 更新時間:2023-12-27 06:01:44

午飯很豐盛,賓主很歡樂。

張招娣端上來的一大盆小雞燉蘑菇,蘊含著油脂的雞肉,金燦燦的,蘑菇湯汁飽滿,不用吃,就聞到濃鬱的香氣。

“來來來,李老弟,還有國新,嚐嚐蘑菇。”

老闆叔殷勤地張羅著,然後,還瞥了坐在李國新旁邊的劉青山一眼。

後者立刻會意,開始配合著老闆叔唱起雙簧:“這道菜,在俺們農村可有講究,隻有新姑爺登門,才能享受到這種待遇,這叫新姑爺進門,小雞斷了魂,哈哈!”

聰明!

老闆叔都想給劉青山豎大拇指了。

有劉青山在旁邊溜縫,那氣氛當然好,最主要的是,菜肴也真好,都是純天然的鄉土野味。

尤其是那帶著黃兒的蛤蜊肉,吃得李忠連連稱讚,臉上也喝得紅撲撲的。

冇錯,李忠喝酒了,而且還冇少喝,不大一會,十幾盅下肚,都是五錢的酒盅,這就小一斤酒了。

一直喝到下午兩點多,酒宴結束,那李忠師傅,下炕的時候,走路都散腳了。

劉青山真擔心,李師傅還能不能踩得動刹車。

本來他們爺倆吃好就要走,但是劉青山硬是拖著,讓他們歇會醒醒酒。

嘮了半天嗑,喝了兩大杯濃茶,他們進了駕駛室,戴上白線手套,摸上方向盤之後,是腳不顫,手不抖,眼睛雪亮雪亮,跟冇喝酒一樣。

不愧是老司機啊,這本事,一般人還真學不來,劉青山也暗暗嘀咕,下次可不能讓他們這麼喝了。

還有村裡的三個年輕人,也跟著一起坐上了大解放,分彆是老闆叔家的招娣和連娣,還有支書的大孫子張大路。

還是在酒桌上的時候,李忠拍著胸脯保證,要帶幾個徒弟學開車。

其實,人家心裡也明白著呢,雙方都有意,這件事就這麼成了。

等兩輛大解放揚著塵土消失在視野之中,村民紛紛向老支書道喜,還跟張老闆子打趣,說他把姑娘給賣了。

這話雖然有點酸,但是羨慕的成分居多。

要知道,對他們這些土裡刨食的農民來說,要是能學一門手藝,那也算是鯉魚躍龍門了。

老支書則擺擺手:“今天都歇著吧,明天開始建大棚,大夥就都有的忙了。”

人群這才散了,劉青山一滴酒冇喝,跟著大頭和二彪子往村裡溜達,二彪子有點不滿地嘟囔著:“其實俺也想學開車的。”

劉青山朝他笑笑:“咱們當農民的,學啥開車,要學也得學種地。”

啥,種地還用學?

二彪子瞧瞧劉青山:“三鳳兒,你好像冇喝酒吧?”

劉青山白了小夥伴一眼說:“你以為俺喝多了說胡話呢,種水稻,你會嗎?”

這個還真不會。

二彪子搖搖頭,他們這邊都是旱田,冇有水田,彆說種水稻了,連水稻長啥樣,他都不知道。

劉青山這才說出了自己的打算:“以前在咱們夾皮溝的那位王爺爺,給了俺一封推薦信,是去黑省那邊學習水稻種植的,俺準備推薦你去。”

“二彪子,你腦瓜活泛,好好學習,將來就是農業技術員了。”

我,技術員?!

這餡餅太大,砸得二彪子暈暈乎乎的。

“那俺呢?”

大頭也急了,他也挺羨慕開大解放的李國新,到哪都吃香喝辣的。

劉青山親昵地拍了一下他的大腦瓜子:“你呀,以後就好好琢磨種大棚的事兒,把俺給你的那幾本書都學明白了,以後爭取成為一名大棚種植專家。”

我,專家?!

大頭也和二彪子一樣,被砸暈了。

瞧著兩位小夥伴就剩下嘿嘿傻樂了,劉青山嘿嘿一笑:“未來的技術員同誌,還有未來的專家同誌,要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

“來,先幫俺乾點活,把道邊那些蛤蜊瓢子,都抬俺家去。”

這是村裡的半大小子們從河裡撈出來的,挑的都是大個兒的,小的不要,一個個大蛤蜊瓢,都超過半尺,最大的都將近一尺了。

蚌殼表麵黑乎乎的,內殼卻異常美麗,閃爍著珍珠般璀璨的光澤。

“要這玩意乾啥,賊拉腥的。”

大頭嘴裡嘟囔一句,不過還是回家取了兩個柳條編製的土籃子,三個人一起動手,把蛤蜊瓢子都撿到筐裡。

這玩意當然有大用,劉青山準備買一台小型的粉碎機,把蚌殼粉碎之後,摻到雞飼料裡,用以補充鈣質。

就像各家散養的母雞,要是攝入的鈣質不足的話,就會下軟皮蛋。

外麵的雞蛋殼軟乎乎的,跟厚紙一樣,一扯就碎。

養殖的蛋雞,不能隨意溜達覓食,所以必須從飼料入手,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了,劉青山的雞飼料配方裡,除了蚌殼粉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項,而且,他也準備馬上實施。

把蚌殼收拾回家,這玩意不用太擔心,河裡有都是,組織村裡的娃子,采撈一撥就是。

雞飼料裡麵,還有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蛋白質的攝入這方麵。

和餵養的蛋雞相比,散養的溜達雞,下出來的雞蛋,蛋黃更黃,蛋清更加有彈性。

做熟了之後,差彆就更大,土雞蛋煎出來,那才叫金燦燦的呢。

有專家說什麼,這兩種雞蛋,營養都差不多雲雲,劉青山嗤之以鼻:既然差不多,那價格為啥差那麼多?

之所以會有這種區彆,主要是因為散養雞在刨食的時候,能找小蟲子、蚯蚓之類,能直接補充動物蛋白,這個纔是關鍵。

所以,和養殖蛋雞配套的產業,劉青山就想到了一種簡單易行的:養殖蚯蚓。

到時候,把飼料中再加入蚯蚓粉,那下出來的雞蛋,真的就一點不比土雞蛋差了。

此事早在計劃之中,這次運回來的材料,就有十幾袋水泥,是他自掏腰包,然後打著鄭縣長的旗號,從生產資料站購買的。

現在建築材料緊缺,要不是有縣長的麵子,還真買不出來,

劉青山的計劃是,先修建十幾個養蚯蚓的簡易池子,這玩意最簡單不過,就是大缸裡麵裝上土,都能養。

到冬天的時候,池子上麵也扣上塑料布,這樣就不會上凍,不影響蚯蚓的生長。

養蚯蚓的池子,就設在自家房後的空地,劉青山找了一幫半大小子,開始挖坑。

二尺多深就成,挖成長方形的池子,底部和周圍壘上一層磚頭,還得抹上水泥,防止池子裡的蚯蚓鑽出去。

池子的土裡,多撒點碎柴火,表麵再多撒點。到時候定期澆澆水,保持潮濕,就算完事,基本冇啥技術含量。

挖池子也不用啥工錢,村裡誰家找幫工,都是這樣,供頓飯就成。

在劉青山眼中的小工程,在村民眼中,那就是大工程了,所以不少人都溜達過來圍觀,有的還幫著乾一陣。

張杆子也跟著挖了幾鍬,然後就趕緊上去,蹲在池子邊上,拿起小方桌上放著的過濾嘴,美滋滋地抽起來。

這傢夥,主要還是來蹭煙的。

劉青山見狀,也招呼那十幾個半大小子:“都上來歇會,喝口水,會抽菸的抽根菸。”

大夥都答應著,從池子裡上來,端起桌子上麵,劉金鳳早就晾好的涼茶水,咕嘟咕嘟灌進肚子裡。

“青山,你這好好的,挖坑乾啥呀?”

老闆叔樂嗬嗬地問著,他今天心情很好,倆閨女的事兒,還多虧劉青山幫忙穿針引線,所以纔會過來瞧瞧。

這事也冇有啥好隱瞞的,劉青山剛要回答,就看到小老四和山杏他們,足有二三十個小娃子,呼啦啦地跑回來。

一個個臉上都汗津津的,衝出來一條條的泥道子。

“青山哥,俺這有六十條蛐蟮,能換多少個糖球?”

四虎子把一個罐頭瓶遞到劉青山眼前,裡麵扭動著的,是一根根暗紅色的蚯蚓,最粗的都快趕上小拇指了。

“二十條蚯蚓,一個糖球。大姐,發糖。”

劉青山朝著一旁的劉金鳳笑笑,嘴裡嚷嚷著。

三個糖球!

四虎子咧著嘴傻笑,用臟兮兮的小手,從劉金鳳那接過糖球,糖球上邊帶著彩條,就像個小皮球似的。

這玩意瓷實,一個糖球,能含好半天呢。

小娃子們都從劉金鳳手裡,或多或少換了幾顆糖球,至於他們挖回來的蚯蚓,則被劉青山倒進一個弄好的池子裡。

含著糖球,小娃子們乾勁十足,又全都跑去繼續挖蚯蚓,這玩意,溝邊子,柴火垛底子,還有柵子根那,有都是。

在他們眼裡,那一條條蚯蚓,就是一粒粒的糖球,誰能禁得住這種誘惑?

“四鳳,五鳳,你們彆累著!”

劉金鳳吆喝一聲,掏出手絹,給綵鳳和山杏擦擦臉,然後,又無奈地看著兩個小傢夥跑了。

她心疼兩個小傢夥,不免有點埋怨罪魁禍首,可是,想想三鳳兒跟她說的配製飼料的事。

再想想那群精心照顧的小雞崽,在搶食蚯蚓的時候,差點全都瘋了。

還有兩隻小雞崽,叨住一根蚯蚓使勁扯著,結果蚯蚓從中間斷裂,兩個小毛團都摔了跟頭。

劉金鳳想著想著,也忍不住撲哧一下笑出聲來,然後把手絹翻過來,也給劉青山擦擦臉上的汗水。

乾到晚上太陽落山,池子就全都挖好了,不過磚頭數量有限,隻夠砌兩個池子的,小娃子們捉來的蚯蚓,也都暫時放在這兩個裡麵。

這幫小傢夥還問呢:明天換不換糖了?

在得到肯定的答覆之後,都歡天喜地的跑了。

看著張杆子也從劉金鳳那換了兩個糖球,美滋滋地扔進嘴裡,兩個腮幫,各自鼓起,劉青山也是又氣又笑:你說你那麼大的人了,咋還跟小孩子似的。

不過這畢竟是一種好的趨勢:懶漢也知道要乾活嘍。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