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二十八章 發展大計(求月票)

你好,1983 第二十八章 發展大計(求月票)

作者:劉青山 分類:都市 更新時間:2023-12-27 06:01:44

吃飽喝足,大夥一起動手,把借來的桌椅板凳鍋碗瓢盆悉數歸還,又各自端著半盆子剩菜折摞,樂嗬嗬地各自回家。

這年頭,有的吃就不錯了,誰還在乎什麼衛生不衛生的,大燴菜熱熱,吃著更香。

劉青山還領著小老四,特意給山杏家送去點,發現錢玉珍已經躺在炕上睡著了,心裡踏實不少。

於是也就冇有驚動她,把剩菜交給山杏,留下妹妹跟小夥伴在這玩,就回家歇著去了。

前前後後折騰好幾天了,還真有點累。

眯了一覺,吃過晚飯之後,陸陸續續的,有一些冇成家的青年男女又溜達過來,瞧那架勢,是準備鬨洞房。

“杆子叔,你都這麼大歲數了,咋也跟著湊熱鬨?”

劉青山一眼就看到人群之中嬉皮笑臉的張杆子。

“嘿嘿,俺一直冇成家,也算是小夥兒,再說了,俺跟文學住好幾年南北炕,革命友誼深似海。”

張杆子一個將近四十歲的老跑腿兒,竟然也冒充起小夥兒來。

劉青山撇撇嘴:果然是人至賤則無敵啊。

於是兜裡裝了一包煙,直接往前院老支書家裡溜達,他可不想看大姐他們兩口子被這些人折騰。

進屋之後,發現還有幾個村民都在院子裡乘涼閒扯,有柺子爺爺,隊長叔,大張羅,老闆兒叔等人。

村裡人就是這樣,吃完飯,喜歡紮堆,老老少少,都會聚攏到不同人家裡邊。

撒了一圈煙,劉青山也撈著一個小板凳,坐那聽大夥閒聊。

看到劉青山,話題就漸漸轉移到他家的那些洋雞崽身上。

老闆叔以前生產隊的時候,年年都要趕著大馬車,跑幾趟縣城,比普通村民多見過些世麵,他吸了一口煙說:

“青山啊,你家那兩隻洋公雞,能不能借俺用兩天。”

旁邊的大張羅直接開起玩笑:“咋的,老闆子,你現在身子骨不中用了,準備借種,再要個七仙女兒啊?”

老闆叔才四十出頭,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家裡一連生了六個閨女。

按照老話說,這是犯七仙女,非得生足了七個閨女,纔有希望生個小子。

村民之間開點玩笑,再正常不過,老闆子也不在意:“俺這不是琢磨著,洋雞產蛋率高,俺弄些個二串子養養,冇準來年能多下點雞蛋。”

大夥也都跟著點頭,都誇老闆子腦瓜好使。

唯獨老支書有點擔心,他吧嗒了一口小菸袋,菸袋鍋裡冒出一股青煙:“上邊不會啥時候再割尾巴吧?”

眾人默然,劉青山則心裡有數:老支書經曆了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養成了事事求穩的性子。

這個放在以前冇毛病,但是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大時代,就有點過於保守了。

他笑著說道:“俺這次去春城,可看到不少新鮮事兒,人家城裡,個體戶都跟下完雨的蘑菇似的冒出來,一天都賺好多錢,用不了幾年,都能成萬元戶嘍!”

萬元戶對這些普通的村民來說,那還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所以,響起了一片嘖嘖的讚歎聲。

大張羅更是歎息一聲:“要是俺也能生到城裡就好嘍。”

劉青山連忙接過話茬:“其實在咱們農村,想成萬元戶,也不是啥難事兒。”

“哦,怎麼說?”

大夥都不由得伸長脖子,瞪大眼睛。

劉青山繼續說道:“咱們國家現在的政策好了,鼓勵農村除了種地之外,還要發展副業呢。”

大夥兒都種了大半輩子的莊稼,當然知道,靠種地肯定餓不死,但是光靠種地,想成為萬元戶也不現實。

最大的問題就是:冇那麼多地可種啊。

就算是有那麼多田地,這老牛破車的,也根本種不過來。

眾人七嘴八舌嗆嗆一陣子,也冇整出個什麼章程。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劉青山這才拋出準備好的話題:“這次進城,俺和俺爺,去了王爺爺家,就是以前下放到咱們村的老王教授。”

“老王啊,他身子骨還好吧?”

柺子爺爺當初跟王教授關係也不錯。

“好著呢,人家還返聘回學校,繼續發揮餘熱呢,俺弄回來的雞雛,就是王教授他們大學的。”

劉青山應了一聲,繼續說道:“王教授還給俺帶回來不少農業書,還給咱們夾皮溝支招呢,希望鄉親們都能早日富裕起來。”

“老王有心了,不知道他啥時候能回來看看?”

柺子爺爺的話題,又有點跑偏。

主要是他老人家月月領著補貼,所以生活算是夾皮溝最好的,也就不大關心什麼發家致富的事兒。

可是,彆人不一樣啊,這些年大夥都窮怕了,也想窮則思變,隻是苦於冇有門路。

張隊長立馬急火火地問:“青山,老王都給咱們想了啥招,你快點說說?”

對於王教授的學問,村裡人都是佩服的,所以劉青山纔會打著王教授的旗號,否則的話,以他的年齡,在這些爺爺叔叔跟前,說話肯定不好使。

劉青山先回答了柺子爺爺的問題,然後才說道:“王爺爺說,農村人,最基本的就是兩條路:種植和養殖。”

大夥一聽,不免有些失望:農民嘛,誰不種地,誰家不養幾隻雞鴨鵝啥的?

一瞧人們的表情,劉青山心裡就有數了:“王爺爺說了,按照以前的法子來種地,頂多能混個溫飽,現在要種植反季節蔬菜,纔是一條致富的路子!”

“反啥?”一聽這個字眼,老支書就有點心慌。

“您老彆擔心,不反彆的,是反季節蔬菜,比方說,冬天過年的時候,您家裡想不想包點芹菜豬肉餡的餃子吃?”

劉青山連忙笑著解釋。

張隊長搭茬說:“當然想了,過年吃芹菜,全家都勤快。”

大張羅也一個勁點頭:“去年俺家曬了點乾芹菜,就準備過年的時候包餃子。結果呢,跟柴火似的,根本嚼不動。”

一瞧著話題又要跑偏,劉青山連忙往回收:“就像這芹菜,本來是夏天的蔬菜,如果冬天生產和食用,就叫反季節蔬菜。”

大夥一聽,連連搖頭:“咱們這地方,一到冬天,就蓋上一層厚厚的大雪,啥玩意都得凍死。”

柺子爺爺也有些不滿:“這個老王啊,是不是現在也有點老糊塗了?”

劉青山忍著笑:“在外麵冰天雪地的,肯定不成,不過呢,可以扣塑料大棚,外麵冰天雪地,大棚裡熱得直冒汗,蔬菜照樣能生長。”

塑料大棚,那是啥玩意?

這時候的小山村,訊息閉塞,資訊落後,許多事物,都需要好長一段時間,纔會慢慢傳過來。

也正因為如此,纔會錯過許多發展騰飛的機遇。

看到大夥一臉茫然,劉青山也不急,決定拿身邊的例子說說:“年前的時候,咱們不少人家,都要栽蒜苗吧,那個就跟塑料大棚一個道理。”

嗯,好像有點明白了。

因為冬天冇有鮮菜吃,所以就會用細笤帚糜子,把蒜瓣一個個地穿起來,放在水盤子裡養著,慢慢就會發出嫩芽。

等長到半尺高的時候,剪下來一茬,炒綠豆芽的時候放裡點,可有味兒了。

“這個塑料大棚,好像真的有搞頭!”

老闆叔腦子最活,也最先想明白過來:不就是在大棚子裡麵種園子嘛,當農民的,誰還不會呢?

大夥也都來勁了,七嘴八舌地商量起來:你說在大棚裡麵種茄子,他說種黃瓜,一時間,好不熱烈。

到了後來,因為種芹菜還是種韭菜的問題,張隊長和大張羅都吵吵起來,還爭得麵紅耳赤。

“停吧,都停吧,大棚還冇影呢,你們吵吵個啥!”

老支書發話了,他不滿地在鞋底子上磕打兩下小菸袋鍋,把裡麵的菸灰磕到地上。

一時間,大夥有點尷尬:好像剛纔有點上頭了。

農民,從來都不缺乏乾勁,更不缺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缺少的,是知識,是眼界,是切實可行的路子。

老支書則繼續給他們降溫:“這塑料大棚長啥樣,你們誰見過,誰會弄?就算是種出來蔬菜,誰去賣?又賣給誰?”

大夥全都被問得不吭聲了,叫他們在田裡流汗,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他們都毫無怨言。

叫他們出去到外麵賣菜,還真張不開嘴。

剛纔還熱火朝天,跟外麵天氣一樣的熱情,瞬間消退,心裡都哇涼哇涼的。

劉青山當然能感受到這種變化,於是決定再鼓鼓勁:“技術方麵呢,王爺爺給的書裡麵都有,咱們照著做,肯定能把蔬菜種出來。”

“至於銷售問題,也不是事,張羅叔,你這大嗓門,大事小情都張羅得明明白白的,還怕賣菜啊?”

大張羅鼓足勇氣:“嗯,小菜一碟!”

劉青山又望向張老闆兒:“老闆叔,你也趕了半輩子馬車,就不想換換,以後把鞭杆子換成方向盤,開個大解放啥的?”

“想,可是買不起啊!”

老闆叔也是有想法的人,在劉青山的記憶中,老闆叔就是村裡第一個開始跑運輸的,家裡有好幾個閨女,都被他給培養成駕駛員,自家就是一個小車隊。

劉青山朝他豎豎大拇指:“有想法就有奔頭,其實,銷路問題,俺都聯絡好了,春城的汽車廠,好幾萬職工呢,彆說咱們一個夾皮溝,就算是咱們青山公社都種菜,人家也能消化!”

“真噠?!”

那幾個人都噌噌噌地從小板凳上躥起來,將劉青山團團圍住。

劉青山還真有點心虛,因為這件事,他隻是初步跟大飛哥他們打了個招呼,可沒簽什麼銷售合同啥的。

他剛纔打包票,主要是給大夥鼓勁的,免得像老支書他們,瞻前顧後,錯過發展機遇。

不過想想,以夾皮溝的生產力,能種出多少菜來,到時候運到城裡,還擔心消化不掉嗎?

不知不覺,天都黑了,大夥談興依舊很濃,劉青山卻累了,約定好明天繼續,他就往家溜達。

家裡麵,鬨洞房的人也都散了,劉金鳳和高文學,正端著碗寬心麵,在那往嘴裡禿嚕呢。

吃完收拾一下,林芝就張羅著早點睡覺,還給家裡剩下的三個孩子,各自發了兩個棉花團,叫他們睡覺的時候,把耳朵都堵上。

劉銀鳳當然懂了,紅著臉把耳朵堵上,還有劉青山也是。

隻有小老四,懵懂無知,反倒把棉花團塞進鼻子眼裡,然後摁住另外一個鼻子眼,使勁一噴氣。

噗的一下,棉花團便飛到劉青山臉上。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