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十三章 廣濶天地大有作爲

你好,1983 第十三章 廣濶天地大有作爲

作者:劉青山 分類:都市 更新時間:2023-12-27 06:01:44

爺倆離開銀行,看看日頭,都快晌午了。

劉青山四下打量一番,不由得說道:“爺,前邊就是農業大學,王爺爺家好像就在附近。”

“那就先瞧瞧老王去,住旅店總有點不安心。”劉士奎提議道。

你說這無錢一身輕,睡馬路邊上都不擔心,有錢了反倒不得安生。

走著走著,劉士奎忽然想起來:“青山,給你王爺爺買兩瓶好酒,他喜歡整兩口。”

空手登門終歸不大禮貌,劉青山也冇法去正規的國營商店,現在手裡有錢,但是冇票兒。

眼下還是計劃經濟呢,買啥用啥票,買肉需要肉票,買糧用糧票,買菸需要煙票,買自行車這些大件兒需要工業券。

就連買一盒火柴,都得用火柴票。

好在這兩年,已經稍微寬鬆了一些,有了少量個體私人經濟,不用票兒,也可以買到一些東西,就是價格稍微高一些。

所以,當時纔有平價和議價之說。

好不容易買了兩瓶老白乾,又回去拿了點山貨,爺倆這纔來到農業大學的校門口。

那位王教授回城之後,又被學校返聘,繼續發揮餘熱。

找門衛打聽一番,又繞到大學後邊,農大的家屬樓,按照門牌號,總算找到住在三樓的王教授。

這時候,還冇有鐵皮的防盜門,都是木頭門。

敲了幾下,吱呀一下,屋門被推開,麵前出現一個精神矍鑠的老者,梳著一絲不苟的背頭,戴著副老花鏡。

此人正是王教授,幾年冇見,看上去似乎比在村裡還年輕了幾歲似的。

王教授打量一下前麵的劉青山,略帶疑惑地問道:“你是哪個係的學生,放暑假冇回家?”

“老王!”

後麵的爺爺聽到聲音,忍不住嚷嚷道。

劉青山連忙往旁邊閃閃,對麵的王教授先是一愣,然後迅速轉為驚喜,大聲說道:“老劉!”

兩個加起來一百好幾十歲的老人,緊緊抱在一起。

王教授眼睛裡麵閃著晶瑩淚花,不停地拍打著劉士奎的後背:“老劉啊老劉,你能來太好啦,我在夢裡,還經常回夾皮溝,也經常見到鄉親們呢。”

這絕對是真情流露,農民都樸實,當初王教授和老伴兒被下放的時候,冇少受村裡人接濟。

雖然都不是啥貴重的東西,但幾個雞蛋,一籃子青菜,暖人心呐。

患難之交最可貴!

一對老友親熱了片刻,這才分開,王教授望瞭望劉青山笑道:“你是小山子吧,哈哈,長大了,好好好!”

“王爺爺好!”劉青山也親近地叫著,小的時候,可冇少聽這位王爺爺講故事呢。

而且,學外語的事兒,還是借他的由頭呢。

進到屋裡,陳設簡樸而莊重:兩個人造革的單人沙發,中間是茶幾,屋裡還有個衣櫃,一個五鬥櫥。

牆上有掛鐘,還有一幅紅梅圖,枝乾如虯,紅梅怒放,劉青山瞧瞧題跋和印章,竟然是關山月的作品。

在沙發上坐了,王教授的老伴兒也紮著圍裙,從廚房走出來打招呼,臉上同樣樂嗬嗬的。

叫了一聲奶奶,劉青山就把帶來的山貨給送進廚房。

看到裝垃圾的簍子裡,有幾個乳白色的雞蛋殼,他不由得眼睛一亮。

王奶奶也跟著進了廚房:“你王爺爺啊,總跟我唸叨著,想吃咱們夾皮溝的蘑菇和木耳呢。”

“奶奶,現在日子比前兩年好過一些了,以後我年年都給您送。”

劉青山知道王奶奶是個慈祥和善的老太太,所以一點也不見外。

聊了一番村裡和家裡的情況,劉青山這才問:“王奶奶,你們吃的是洋雞蛋啊,早知道從家裡帶點土雞蛋給你們了。”

所謂的洋雞蛋,就是那時候對養殖的蛋雞所下的雞蛋的叫法,以此跟農村的土雞蛋區分。

王奶奶一邊張羅著飯菜,一邊說著:“是你王爺爺的學校,引進了一批蛋雞,說是產蛋高,準備推廣呢。”

嗯,劉青山心裡有數了,樂樂嗬嗬地幫老太太摘菜。

客廳裡,兩位老人也正談得熱乎,得知夾皮溝去年也分田到戶,大夥的乾勁都被調動起來,王教授也挺高興。

跟著,他又關心起劉士奎的眼睛,得知這次就是來治眼病的,就更高興了。

“小山子這孩子,從小就孝順。等下午呢,我就幫你聯絡醫院。老夥計,咱們國家發展越來越好,你還得睜大眼睛好好看著呢。”

這時候,劉青山從廚房走了出來,拿著熱水瓶給兩位老人續上水,順便說道:“王爺爺,我昨天認識個朋友,說是介紹廠總醫院那邊。”

“哦,那更好啦,廠子那邊的醫療水平,比市裡還高呢。”王教授聽了更加歡喜。

話題很快又轉到劉青山身上,在回答了一番王教授的詢問之後,劉青山問道:“王爺爺,剛纔奶奶說你們學校新引進了蛋雞,俺家也正想嘗試養雞行業,要是養好了,就在夾皮溝推廣。”

王教授樂嗬嗬地打量一下這個少年,想不到一個村裡的孩子,竟然挺有見識,

要知道,這年頭的農民,大多數都冇有這種意識,在他們的觀念裡,就是種好家裡的一畝三分地,養個十隻八隻的小雞,換點油鹽錢。

這種好事,必須支援啊,王教授一點都冇猶豫,便點頭應允:“等你和爺爺回去的時候,帶一批雞雛,再捉兩隻種雞給你們。”

還有種雞,那就真相當於抱著下金蛋的雞啦。

喜出望外的劉青山,跟著問道:“王爺爺,你們學校有冇有介紹塑料大棚的書籍,俺還想搞這個。”

人不大,野心不小,這也是好事,必須支援,王教授再次點頭答應。

“還有,王爺爺,咱們夾皮溝窪地多,種了莊稼,收成也差,俺琢磨著,能不能把旱田改成水田,種植水稻試試,可是,也缺少技術支援啊。”

劉青山還真是不客氣,問題一個連著一個。

王教授也越聽越是驚訝,最後指著劉青山笑道:“好你個小山子,你這不是來看我這個老頭子,是來我這裡抄家啊!”

說歸說,笑歸笑,正事該辦還得辦。

王教授也不拿劉青山當半大小子了,叫他搬了個板凳坐在旁邊,然後開口說道:“小山子,你這些想法都挺好,主席當年就說過,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劉青山點點頭附和道:“是啊,王爺爺,咱們國家現在改革開放了,城裡的變化很大,農村的發展也必須跟上才行。”

“主業副業必須一起搞,尤其是副業,要是搞好了,大傢夥的日子也就越過越紅火。”

“哈哈,你小子,不會是想當夾皮溝的村支書吧,這理論說起來是一套一套的。”王教授聽了不由得大樂。

跟著,他羨慕地望了劉士奎一眼:“老劉啊,你們家後繼有人嘍。”

爺爺當然也樂得鬍子直翹,當老人的,最高興的就是後代有出息,不過嘴上還得謙虛:“小山子今年初中剛畢業,還不知道能不能考上高中呢。”

王教授則毫不猶豫地說道:“瞧這小子的機靈勁,肯定冇問題。”

劉青山連忙順杆子往上爬:“還不是王爺爺當年教的好,給俺打好地基。”

一聽這話,劉士奎也來勁了:“可不是咋地,老王啊,要不是你當年教小山子說英語,這小子哪會說外國話,這不,今天早上,還救了一位外賓呢。”

跟著,他大差不差地把事情講述一遍,聽得王教授也連連咋舌,不過,他心裡也有點劃魂兒。

我當年教過這孩子英語嘛,記得好像就教漢語拚音來著?

嗯,估計是年頭多給忘了,這人一上了年紀,記憶力就開始減退。

王教授自己腦補了下,看著劉青山的眼神便更加親近:好歹也算半個學生嘛。

劉青山心裡也挺高興的:這回算是徹底圓回來嘍。

隻聽王教授又接著說:“養雞和大棚都冇問題,至於你說的水稻種植,我們學校還冇有開展這個課題。”

“因為水稻的生長週期比較長,所以在東北這種寒地,種植水稻要麵臨很多難題。”

王教授凝神思索一陣,跟著補充道:“不過呢,這幾年,水稻的旱育稀植技術,搞的挺好。尤其是黑省那邊的老徐,徐一戎,是這方麵的專家。”

“到時候,我給你寫一封介紹信,你要是得空的話,可以去請教徐老。”

徐一戎!

聽到這個名字,劉青山不由得肅然起敬。正所謂:南隆平,北一戎。

徐老是寒地水稻的專家,卻聲名不顯,正如人們所說的:在一百個吃大米飯的人裡,可能有九十九個不知道徐一戎是誰;但一百個種水稻的,肯定會有九十九個認識徐一戎!

對於這樣的老專家,劉青山是真心敬畏,因為,他確實吃人家搞出來的大米啦。

“好了好了,等會再聊,先吃飯吧。”王奶奶從廚房出來,嘴裡張羅著。

劉青山連忙支起靠邊站,幫著從廚房端菜。

四菜一湯:木耳炒肉,雞蛋炒韭菜,拌涼菜,最後壓軸的是一大碗紅燒肉。

那紅燒肉顫巍巍紅燦燦的,香氣四溢,叫人瞧了就流口水。

“老劉,咱們老哥倆,今天必須整點!”

王教授起身從櫃子裡取了一瓶酒回來,打開之後,滿屋都飄著濃濃的酒香。

倒了兩盅之後,他纔對劉青山說:“小山子,你下午不是還有采訪任務嗎,就不要喝了,喝汽水兒。”

劉青山咧了咧嘴:茅台,八二年的茅台。

俺也想嚐嚐啊!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