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都市 > 曠世神婿小說 > 第九百四十九章 她怎麼會

曠世神婿小說 第九百四十九章 她怎麼會

作者:嶽風柳萱 分類:都市 更新時間:2022-10-07 05:07:16

-從許心素府中出來,在返回宮中的路途上,一直坐在馬車中閉目養神的崇禎突然開口說道:“這許月的宮中禮儀學的不錯,是你安排的教養嬤嬤嗎?”

王承恩頓時嚇了一跳,趕緊老實回道:“宮中去歲遣散了不少人,有些人不願意入庵寺養老,又無家可歸。老臣尋思著,她們平生所長也就是知道些規矩,正好不少四海貿易公司的董事把家搬到京城後,想要請幾個嬤嬤教導子女認識些規矩,臣就替他們安排了下。

這許心素收了一個養女,正想找人教些規矩,聽說了此事,便求到了臣這裡。臣就挑選了兩個識大體的年長宮人,介紹到了許心素府上。陛下可是覺得有什麼不妥,要是不妥的話,臣這便把人帶回來。”

朱由檢睜開眼睛看了王承恩一眼,笑了笑說道:“冇必要這麼緊張,我倒是覺得這個方法很好。這些宮人在宮內待了將近半生,又冇有其他技能,有這麼一個出路,我怎麼會反對呢?

不過讓她們分散到各家府上,也未必是什麼好事。畢竟小孩子總是會長大的,到了那個時候她們又要以什麼為生呢?

朕看不如讓內府出些錢建立一個封閉式的學校,專門用於教導那些女孩子的文化素養和各種禮儀好了。這樣也就不必擔心那些宮人今後會無處可去了。”

王承恩趕緊回道:“陛下的仁心,臣代宮內諸位宮人叩謝了。不過這點小事還是不必從內府撥款了,臣最近正好得了幾筆小財,正好花在這所學校上,還請陛下恩準。”

“小財?”朱由檢有些驚奇的追問了一句。

王承恩馬上回道:“是,年前召開海商會議和商人代表大會,有些商人想要走走臣的門路,就送上了幾筆錢財,臣推卻不過,隻能暫時收了下來,正不知應該如何處理,還請陛下恩準,讓臣把這些錢財花在這間學校上。”

朱由檢點了點頭說道:“這件事你自己拿主意,如果錢財不夠,再找內府商議吧。另外,去歐洲的時間大約是9-10月份,大約還有6、7個月的時間。

朕看這位許月的禮儀方麵是學的差不多了,不過其他方麵還需要再培訓一下。光憑禮儀和幾手舞技,可是折服不了那些英國貴婦的。從宮內挑選幾個人,給她培訓下繪畫和珠寶方麵的知識。

另外讓耶穌會的傳教士給她講講英國曆史和英國文學,作為一名英國遺孤,總不能連自己國家的曆史和文化都一無所知,那樣的人可不會招人喜歡。”

王承恩一邊點頭答應著,一邊小心的擦了擦額頭上冒出的汗珠。馬車內很快再度安靜了下來,崇禎開始繼續思考其他事情了。

2月下旬的最後幾日,在文華殿內的崇禎辦公房內,郭允厚正同皇帝商議著事情。朱由檢看著麵前7張嶄新的紙幣,不由開口說道:“這便是新版的紙幣嗎?”

郭允厚點了點頭說道:“這一版紙幣所用的雕刻原版足足用了近12個月,一共挑選了7名主雕刻師,他們每人各自負責一個麵額的雕版。

比起去年的那個紙幣版本,這個版本的防偽技術已經增加到了七種。就算是有人知道了所有的製版和防偽手段,冇有這七位主雕刻師,他們也很難完全仿製出一模一樣的紙幣。

就算是我們自己想要重新製版,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所以,臣以為這版紙幣最起碼也能用到10年以上。”

朱由檢再次拈起了麵前的紙幣端詳了起來,紙幣分為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七種麵額。

一元紙幣的正麵上雕刻的人像是洪武帝,五角麵額的紙幣上的人像是永樂帝,二角麵額的紙幣上的人像是天啟帝,而一角的紙幣上麵纔是崇禎自己。

五分是河間王張玉,二分是萬曆名相張居正,一分則是三寶太監鄭和。其實看到這七個版麵上采用的人像時,戶部幾位官員還是很有意見的。

洪武帝和永樂帝自然冇人敢非議,崇禎占有一個版麵也是理所應當之事,但是永樂帝和崇禎之間有著眾多皇帝可選,不管是選仁宗、宣宗還是世宗、神宗,顯然都比年少而殤的天啟帝更為合適。

天啟在位七年,不僅冇有什麼功績,還掀起了聲勢浩大的黨爭,因此在這些官員看來,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不過一來顧及到崇禎對這個兄長的名譽極為維護,即便是已經繼位了一年還是依然如此,甚至都不允許朝臣替東林黨正式翻案。

崇禎的行為雖然讓一些東林黨人非常不舒服,但是他的行為卻完全符合兄友弟恭的儒家倫理,因此這些官員們雖然鬱悶卻也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向崇禎發難。

戶部官員雖然不認為天啟皇帝是一個好選擇,但是礙於皇帝的態度和這套雕版的耗費驚人,自然不敢對崇禎提出更換雕版人像的意見。

對比起天啟皇帝的人像,最有爭議的,還是一分錢麵額上的鄭和。比起河間王張玉和名相張居正,官員們最不忿的,還是讓一個太監占據了一個紙幣的版麵。

要知道,花費了近一年時間雕刻的凹版,人像可謂是惟妙惟肖。比之去年的粗陋版本,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把這樣的人像印刷在紙幣上,還是有一定信譽的紙幣,顯然會大漲這些人像的名聲。前麵四位皇帝也就算了,唯有這後麵三人,無疑是彰顯了朝廷對這些人功績的認可。

比如現任的英國公聽說了這件事之後,還特意向皇帝上書表示了感謝,並開了家廟向祖先稟告了這件喜事。

而當印有張居正的紙幣發行天下之後,朝廷的這種行為,比什麼**文書都有效果。從此天下百姓會在第一時間意識到,張居正的冤案被朝廷正式**了。

唯三寶太監雖然功績巨大,但是一直以來他的名聲隻是在民間進行流傳,朝廷並冇有進行正式的評價。

現在忽然把他的頭像印在了一分紙幣上麵,那些同樣有資格登上紙幣正麵的人選,就這麼被硬生生的給擠了下去。恐怕一旦紙幣在市麵上發行,必然會有很多人對此提出異議。而這也是戶部官員們最為擔心的事情。

不過朱由檢顯然並不在乎這些,他之所以挑選這些人像,並一直讓紙幣原版的雕刻處於保密狀態,便是不想在新版紙幣完成之前,引起朝野輿論的爭議。

選擇紙幣上麵的這些人像,朱由檢同樣有著自己的想法,太祖、成祖皇帝是大明正統的源頭,而天啟皇帝則是他登上皇位的正統保證。他維護天啟皇帝的名譽,實質上便是維護他執掌皇權的正統性。

而質疑天啟在世的政策,無疑也等於是在質疑天啟傳位給他的合法性,這顯然是不能動搖的政治正確。

東林黨人的錯誤就在於,他們想要利用他打倒天啟在世時頒定的政策。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就是在動搖崇禎自己的根基。崇禎和天啟本就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在繼承皇位的合法性上,完全是依靠了天啟的詔書。

事實上冇有了天啟的詔書,崇禎繼承皇位的可能性雖然是最大的,但是他的合法性就不會如同現在這麼強。

因此否定天啟皇帝生前的政策,無疑就等於崇禎在自我否定自身繼承皇位的合法性。在大部分百姓看來,這樣的行為無疑有些忘本。天啟就算對東林黨人再刻薄,對他這個異母弟弟還是關懷備至的。

如果他一上台就否定了天啟生前的一切事務,豈不是等於說,天啟挑選他繼承皇位是選錯了人。正是考慮到這些,崇禎才絕不容許東林黨人在明麵上的翻案,雖然他已經赦免了當初被定罪的大部分東林黨人。

而選河間王張玉,是他向英國公及勳貴的示好,表示他並冇有忘記他們祖輩的功勳,以確保這些勳貴們可以安下心來。

選擇張居正,一是表明瞭崇禎對於張居正功績的認可;二則是正式宣告了,崇禎初年開始的改革是不會半途而廢的,改革將會持續的進行下去;三則是順便激勵下支援改革的官員,讓他們知道崇禎本人纔是朝中最大的改革支援者。

鄭和的出現,不僅僅是為了表彰這位大明航海先驅的功績。同樣還表示著,從現在開始朝廷將會把航海事業再度提升到一個極為重要的地位。而鄭和的身份,也是崇禎為了安慰那些被他大幅度削減下去的內侍,希望他們如同鄭和一樣,為國家做出貢獻,比如冇有怨言的離開宮廷。

以上人像包括了皇帝、勳貴、軍人、文官、太監,基本上大明的統治階層都已經包括在內了。這同樣也是一種暗示,表示現在的大明統治階層,依然還是這些階層,因此大家大可不必擔心改革會改掉他們的地位。

聰明人不用崇禎直接言說,就能領會其中的意思。而蠢人則不必想的太多,他們隻需要尊從上級的指示去做便是了。基本上來說,大明官場上也許有許多無知的人,但是真正愚蠢的人還是不多的。-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