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仙俠 > 回到北宋當暴君 > 第五百四十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回到北宋當暴君 第五百四十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作者:九孔 分類:仙俠 更新時間:2022-12-02 17:10:38

-

大宋,靖康六年,三月初一,

西夏國各地有流民相繼出現,甚至一些部族整體變成流民,他們從各自已經找不到絲毫食物的部落或者村鎮一路彙聚到了附近縣城,人數越來越多,少則百人,多則已經上萬人。

而西夏國這些縣城因為長平倉裡麵冇有糧食,興慶府也冇有送來什麼糧食,所以城中官員冷漠的下令關城,不讓流民進城。

流民找不到活路,隻能繼續往最近的州城彙聚,結果州城和縣城一樣,同樣關著城門,甚至有一些州城因為關城門不及時,流民和城門士兵發生了衝突,或者聚眾去劫掠附近還有吃食的部落或者村鎮,從而出現了流血事件,差點就出現暴亂。

事實上隻差一個導火線便有可能出現非常大的暴亂事件。

有那儘責、仁慈一些的地方官員還會讓人在城外擺個攤子,隻是那鍋裡麵的粥稀比清水好不了多少。

本地州縣城不讓進,父母官給不了活路,大部分流民開始向興慶府、宣化府、西平府等大城彙聚。

但也有靠近金城王治下之地的,則是在情報司的暗子暗中散佈的一些傳言的引導之下,向金城王治下之地大老遠的趕去。

而金城王治下的州縣官府在趙諶安排下,早已做好了接收難民的準備。

黃河北邊往屈吳山、壽鹿山之間的白銀、平川、靖遠三縣雖然才建立不到兩年時間,但這三縣的富庶不光是在金城各地有名,即使是相鄰的西夏國百姓都多有耳聞。

所以附近很多西夏國的流民都在某些突然出現的輿論或者傳言的引導之下,穿過邊境,往這三縣而去。

這三縣的官吏雖然有不少人對於自家王爺收容敵國百姓的命令不理解,但卻不敢不遵守趙諶的命令,對於這一次王爺親自下旨安排接收流民的事情高度重視,甚至在邊境上已經佈下了探子,這邊流民一入境,便有快馬報告給縣令,然後帶人親自向邊境而來。

靠近壽鹿山一帶過境之處,靖遠縣的知縣於一凡見到了一群背井離鄉、跨國跨境的西夏流民,發現他們之中大部分分明就是漢人,一個個大包小包的揹著、挑著,有的還推著獨輪車,小孩兒們不是坐在籮筐裡,就是坐在車上。

見著一隊馬隊直奔而來,其中有許多還是跨弓帶刀的金城官兵,從西夏國來的流民們一下都被嚇得四散奔逃。

幸好知縣於一凡對此早有預料,讓旁邊有一大嗓門的幕僚適時大聲高喊:“各位西夏國的鄉親,你們不要怕,我們不會趕你們走的,現在我們靖遠縣的知縣大人於大人來探視你們來了。”

話語傳開,本來也冇力氣跑快的這些流民才才又戰戰兢兢的站定了下來。

於一凡先遠遠的下馬,然後慢慢的走上前,幾名護衛拿著刀要走到他的前麵,卻被他推開。

流民們各個麵有菜色,衣衫襤褸。大人都瘦得脫形,而小孩子的腿腳更是都瘦得能看到骨頭。

靖遠縣最窮的一戶人家都比這些西夏國來的流民要強得多。靖遠縣最窮的幾戶人家,雖說貧寒,至少也能夠勉強吃飽的。而眼下的這群流民,卻個個麵黃肌瘦,搖搖晃晃的隨時倒下都不奇怪。

看到這片慘狀,於一凡隻覺得觸目驚心。

麵對著這些依然臉有驚慌畏懼之色的西夏國流民,於一凡儘量的將話說得溫和一些,將語氣表現得和氣一些,說道:“西夏國的災情,我們早已知之,我們金城王有旨,凡是西夏國落難向我們王爺治下投奔而來的百姓,我們官府都不會趕走,全部接收,並且儘可能給大家一條活路。

就在縣城外,本官也已經安排下駐地,搭建帳篷和窩棚的材料也準備好了。諸位父老鄉親先在本縣安居,且等休整一些時日後,災情過後,再回鄉不遲。”

本來按照趙諶的意思,這些流民隻要來了,便不會放他們回去,待“思想工作”做得差不多了,便將他們遷徙至人煙稀少或漢族稀少之地。

當然,去了之後,官府會帶領他們開墾田地,給他們分田地,幫助他們建立家園,成立村鎮,建縣立州,讓其歸心,正式成為金城王治下的百姓。

而那些一心非要回西夏國自己家鄉的,按照趙諶的意思也不阻攔,這些人回去自然會將他金城王的仁政傳開,以這年頭百姓心中並不是很強烈的國家概念,西夏國上下千萬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稱,與西夏國朝廷官府這一次對待受災百姓做法一相比,民心所向顯而易見。看書溂

而等趙諶發兵攻打西夏國之時,不說所有西夏國百姓夾道歡迎,但派一些人在西夏國搞一些秘密的敵後根據地,甚至讓不少百姓成為大軍內應都有可能。

……

……

無比殘酷的實事證明,西夏國朝廷絕無賑災的能力!

接連半個月內,西夏國各軍司、州、縣,報告災情的文書急報如雪片一樣飛入西夏國京都興慶府。

每份文書上,都無比清楚的告訴西夏國主事的皇帝和官員們,本州縣已經有大批的百姓開始逃災,流民目的地,除少部分逃亡金城王治下之外,大部分流民的目的地卻是京都興慶府!

西夏國的官製與宋國相差不多,同樣設有政事堂,而政事堂自雪災出現之後,便已經取消了輪值的製度,所有的重臣,每天都必須到齊。

而拓跋仁孝現在接到的文書,甚至不需要貼黃(用黃紙貼在奏章上的提要,以方便皇帝閱讀),凡是災區送來的奏章,幾乎毫無例外的是報告災情的嚴重性。

災區官員們和一些部族的頭人的語氣誠惶誠恐,但是卻也無比清晰的告訴拓跋仁孝,“我們無力賑災,也無力阻止流民的出現!”

“陛下,各地流民已經已經多達百萬,並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各州縣官府因為冇有糧食,強行將流民阻之城外,有一些發動大戶在城外施粥,但也是杯水抽薪,解決不了問題。流民已經開始向京城而來。”西夏國皇宮之中,有官員向拓跋仁孝據實相告。

拓跋仁孝臉色陰沉的能夠滴下水來,但在文武百官之前強壓著怒火,不讓自己太過失態。

“諸位愛卿,值此國難之時,當如何處置才能渡過危局?”拓跋仁孝目光掃過群臣,沉聲問道。

“方今之計,隻有仰仗興慶府這兩年的積儲了。”眾臣顯然也冇有什麼太好的辦法,“還有一個月,天氣回暖,野地之中會有越來越多的野獸,到時候百姓打獵自能尋到一些食物,應當可以度過這個難關。”

眾人心中都清楚,興慶府不多的存糧本來是用來南伐金城,收服壽鹿山和屈吳山時用的。如今用了興慶府的糧食,對金城用兵日期更加遙不可及了不說,橫山一帶白豹城和六個軍寨又丟失了,眼下他們隻能盼望著金城王不要繼續發兵北上纔是。

“陛下,臣有一言……”參知政事張明文咬咬牙,終於出列說道。

“張愛卿有何良策?”拓跋仁孝用期望的眼神望著張明文,雖然後者曾經與金城王麾下黃永明談判、被逼著稀裡糊塗的將壽鹿山、屈吳山及如今靖遠縣、白銀縣和平川縣諸地割讓給金城王,但拓跋仁孝深知那件事情不能怪張明文,不但冇有對其進行懲罰,而且這兩年中還將其升了一級,成為了副相。

這一方麵與張氏是西夏國漢人中最大的豪族,重用張氏對占了一半以上人口的西夏國漢族有很大的安撫作用,另一方麵卻是這張明文字身也是頗有才能之人。

所以拓跋仁孝此時看著張明文,似乎是希望他嘴裡能崩出一個奇蹟來。

“臣以為當此非常時期,若是金城王大舉發兵來犯,我大夏危矣。”張明文說出來的話石破天驚。

雖然以眼下的情況來看,這隻是一種可能,但是所有人無不臉色大變,拓跋仁孝強壓下心中的恐懼之意,故作鎮定,問道:“若金城王不顧一切的全力發兵反來犯,又該如何應對?”

張明文說道:“陛下首先要下旨讓卓羅軍司,以及已經傷勢痊癒大半,重新在橫山防線執掌大局的仁多寶忠大將軍,讓他們保持警惕,且讓他們持重用兵。行軍打仗,最難預料後果,萬一前線有失利的訊息傳來,被流民中彆有用心的賊子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朕知道了,這件事樞密院立刻下達文書,以八百裡快馬告誡卓羅軍司和仁多寶忠便是。”拓跋仁孝繼續說道:“眾卿儘快想一個安置流民,賑災的法子。”

張明文又說道:“可恨那些糧商,雖然官府三令五申,但依然要抬高糧價,這些災民衣不敝體,哪裡又有錢去買糧?而受災一些大部族和一些大豪族家中積存糧食不在少數,但值此國難當頭,拿出賑災的卻是少之又不少。”

張明文恨聲指責著,同時向殿中一些人看了一眼,他心中清楚,朝中官員都是全國各大部族和一些大豪族的代表,甚至那些糧商背後其實也是這些人。

拓跋仁孝豈能不知張明文的意思,但他雖然貴為皇帝,說是西夏國的主宰,可他同樣是拓跋一族有家主,若說在西夏國最大部族和最大豪族不就是他們拓跋皇族,手中掌握的糧食最多的不也是他們皇族。

在所有族人幾乎全部反對的情況下,虧損自家利益,免費將糧食拿出來救災那也不可能,他能夠讓所有拓跋皇族不要趁機參與哄抬價格,發國難財就不錯了。

“陛下,臣有一計不但解決流民彙聚京師難題,而且還可將金城王大軍阻擋在國門之外。”突然另外一名站在靠後位置的漢官說道。

這名漢官是禮部的員外郎,名叫韓更年,出自西夏國漢人世家韓氏,比起張氏地位差了很多,自身也隻是正五品的官位,平時在朝堂上很少說話,不想今日突然要獻計。

拓跋仁孝聞言大喜,說道:“韓愛卿有何良策,趕緊告訴朕。”

韓更年說道:“陛下,既然部分流民去了金城王治下,而金城王趙諶向來注重自己在天下人心中名聲,所以不但冇有將流民趕出來,而且還讓地方州縣拿出糧食給流民食用,且將他們安置了下來。看書喇

臣的意思是既然那金城王沽名釣譽,我們不如將所有流民趕向金城王治下,這樣一來,既解決了流民的問題,又將流民的難題交給金城王,消耗他們糧食和精力,讓他們無暇出兵犯我大夏。”

拓跋仁孝聞言,頓時眼睛發亮,說道:“韓愛卿此策甚妙,而且是一舉兩得。”

張明文略一猶豫說道:“陛下,我大夏百姓受災之後趕往敵人治下,這讓我大夏國千萬百姓怎麼看陛下和我大夏朝廷,定會讓陛下和朝廷失了民心,而讓我們的敵人金城王得了民心。臣認為此舉不妥……”

拓跋仁孝冷哼一聲,說道:“你認為不妥,那你說你有何良策。你若是能夠說出比韓更年所言更好良策,朕自當按照你所言去施行。”

張明文漲紅著臉,一時無言。

有部分黨項族官員也隱隱感覺有些不妥,但是又想不明白具體不妥之處是什麼,所以最終便欲言又止。

……

……

網站已經不更新最新章節內容,已經星星閱讀小說app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下載星星閱讀app,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無廣告免費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星星閱讀app為您提供大神九孔的權宋:不當皇帝就得死-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