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仙俠 > 回到北宋當暴君 > 第五百三十章 西夏國皇帝的妄想

回到北宋當暴君 第五百三十章 西夏國皇帝的妄想

作者:九孔 分類:仙俠 更新時間:2022-12-02 17:10:38

-

西夏國京都,興慶府,大夏皇宮。

“好個金城王,竟然暗度陳倉,明著去了長安,暗中卻去了橫山。”南下陝北打草穀的四萬人馬被斷了後路的訊息,很快便傳到了西夏國京都,西夏國皇帝拓跋仁孝一臉驚怒之意,但眼睛深處也有著濃濃的擔憂。

“看來我大夏國兵力調動根本瞞不過金城王麾下情報司的眼睛。”說話的是西夏**中第一人仁多寶忠。

前年,身為西夏國樞密院使的仁多寶忠雖然兵敗金城,但後麵成功擊退西方黑汗國和耶律大石帶領馬賊入侵又奠定了其軍中地位,被西夏皇帝拓跋安飛加封為大將軍。

“在拓跋安飛帶人過了黃石城之後,奪了黃石城,斷了我們大軍後路,這自然是出自那金城王的手筆,但這金城王身為君王,喜歡身先士卒、將自己處於險地的習慣卻一直冇有變。”說這些話的時候西夏國皇帝拓跋仁孝的神色極為複雜。

這幾年,拓跋仁孝讓西夏密諜司收集了大量趙諶的情報資訊,仔細研究趙諶的性格習慣為人,雖然其中有很多讓他非常不解之處,或者說邏輯說不通的地方,但有一點拓跋仁孝卻是非常確定。

那就是金城王喜歡親自統兵、親自上前線,喜歡冒險。

這從金城自崛起以來,大的戰爭金城王幾乎是全部親自統兵,而且數次以自己為誘餌行事。甚至隻帶領一萬人就敢殺到金國京都,等等一係列事蹟就能夠看出來。wp

所以,對於金城王竟然親自坐鎮黃石山城,固然讓西夏國君臣吃驚和驚恐,但細細一想,這竟然與那位金城王以往的習性極為吻合。

“陛下、大將軍,卑職以為眼下這種局麵,倒是有一定的機率殺死金城王。”站在仁多寶忠身後的一名叫董堅真的武將突然說道。

這董堅真正是在兩年多前西夏大軍大舉入侵金城兵敗時,從於小凡手中將仁多寶忠救走的那位。

因為對仁多寶忠的救命之恩,在後者的提攜之下,又在西邊與黑汗國和耶律大石帶領的馬賊大戰中立下不小戰功,如今已經成為一名大將,麾下有八千人馬,儼然是成為了仁多寶忠的心腹,後者常常將其帶在身旁。

拓跋仁孝和仁多寶忠聞言,頓時精神一振,仁多寶忠說道:“堅真,你想到了什麼辦法?”

董堅真微微一笑,說道:“回稟陛下、大將軍!卑職再想金人對金城王恨之入骨,我們何不借金人之手來對付金城王。”

拓跋仁孝聞言一喜,說道:“你是說將金城王的行蹤透露給金人?”

董堅真說道:“不止是透露金城王的行蹤,我們還要收縮邊防駐軍,讓開路給金人方便。

而金城王為了行蹤隱蔽,帶領軍隊不過四千多人控製了黃石山城,如今雖然斷了拓跋安飛將軍的後路,但金城王也被拴死在黃石山城,一時間根本難以離開。”

仁多寶忠沉思半響,說道:“萬一金軍對我西夏圖謀不軌,豈不是引狼入室。”

董堅真揮手道:“大將軍,這點大可以放心,試想這幾年金軍在金城王手中吃的敗仗和大虧,金軍對金城王之恨絕對可以壓過一切。”

仁多寶忠想了一下,微微頷首,道:“這倒也是,那金國老皇帝至今都還在金城王手中。”

“而且,經過此事之後,金人還會欠我們大夏天大的人情,雖然金人未必會認,甚至此次未必就能成功擊殺金城王,但以此為契機,加深我們西夏與與金人的關係,甚至結成聯盟,對我們麵對金城王的咄咄逼人入侵之勢也大有好處。”董堅真肅然說道。

仁多寶忠和拓跋仁孝互視一眼,前者微微點了點頭,後者眸中閃過一抹決斷之意,說道:“好,就這麼定了。”

“但此事實在是事關重大,且金城王麾下情報司的人偵探能力太強,知道此事的人越少越好。

董堅真!你親自去安排透露訊息給金人。”

“臣謹遵陛下旨意。”董堅真躬身說道:“陛下,卑職想來想去隻有在三泉鎮將訊息透露出去,最為穩妥。”

仁多寶忠也略一沉思,說道:“不錯,這樣的訊息我們冒然主動派人去說,金人反而會疑神疑鬼,隻有從三泉鎮中傳出去,纔會讓金人相信。

但如何將訊息傳出去,董堅真你要好好籌劃一番,既要讓金人相信,事後又要讓金人欠我們的人情才行。

我身邊幕僚中有一人曾經在那三泉鎮待過,且擅長謀略之事,讓他隨你一同去三泉鎮。”

………

………

大順城東北方向三百裡外的三泉鎮規模不大,隻因為恰好處在大宋、金國和西夏三國勢力的交界處,又因為各方大小勢力利益的需要才漸漸形成這樣一個三不管的地帶。

凡是這種地方,一般都是藏汙納垢的所在,殺人犯、暴徒、強盜、馬賊、流寇的容身之地,或者一些在大宋、金國和西夏等地犯事之後混不下去的人,也會來到這裡避難。

當然,一些坐地分贓的大盜也會來到這裡銷贓,女真人和西夏人不願意賣給大宋的戰馬、藥材、海東青,大宋不允許賣給女真人和西夏人的鐵器、糧食等物在這裡能夠賣得到。

總之,在三泉鎮已經形成一個繁榮的黑市交易。這樣的地方自然有金人,所以當董堅真告訴拓跋仁孝和仁多寶忠,在三泉鎮將訊息透露給金人時,後者二人是大為讚同。

董堅真帶著近百人裝扮成一隊行商來到了三泉鎮附近,一臉疑惑的打量著四周,目光閃動,向身邊一名掌櫃模樣的中年男子問道:“周兄,聽說在三泉鎮附近一帶,強盜、土匪、江洋大盜橫行,為何到現在我們還冇有碰到強盜?”

被董堅真稱之為周兄的中年男子是仁多寶忠派來給董堅真出謀劃策、且曾經在三泉鎮待過一段時間的那位,此時笑著說道:“董將軍有所不知,在下讓人打出了我們大夏在附近最大部族的旗子,這裡各個山頭、勢力都知道這個大部族,隻要不倒黴的碰到餓狼一般的宋國或者金國的馬賊,都不敢冒犯我們的。”看書溂

董堅真聞言,頓時一臉的恍然大悟,點頭道:“原來如此,那後麵這一路上,希望不要碰到來自宋國或者金國的馬賊纔好。”

但他話音剛落,道路兩旁的矮山後麵就響起一聲大喊,兩彪人馬從山後呐喊著衝殺出來,嚇得那位姓周的中年男子一聲驚呼,差點冇有從馬上掉下來。n

山賊們攔住去路,就見一位魁梧大漢越群而出,用手裡巨大的斬馬刀指著騎在馬上的董堅真一行人吼道:“西夏狗賊,受死吧!”

“不好,是狗日的宋人馬賊。”

姓馬的中年男子等人暗叫倒黴,董堅真卻已經抽出兵器,調轉馬頭,帶著人往三泉鎮方向撤退。

這裡距離三泉鎮已經不足五裡,而往回走,至少十多裡地才能出山。三泉鎮中有的是西夏國的勢力,隻要亮明身份,有一大批的人搶著幫他們殺退這些該死的宋人馬賊。

然而,他們剛要調轉馬頭,身後兩邊山坡上又衝下一隊漢人馬賊,將他們退路和前路都全部擋住了。

“殺!逃出去多少是多少。”董堅真帶著人悍然繼續往前衝,可憐姓馬的中年男子本是仁多寶忠的幕僚,身為文人,騎術卻是差了一些,再加上董堅真有意無意的將其甩開,結果就悲劇了。

………

………

一陳混戰之後,董堅真帶著麾下最信任的二十名護衛逃到了三泉鎮中,那些宋人馬賊追殺至三泉鎮之後便退走。

三泉鎮整體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破舊的地方,蓋滿了乾打壘的土房,房頂全是北方特有的半邊房,一頭高一頭低,有些地方明顯的有煙燻火燎的痕跡,按照那些馬賊頭子的說法,這些都是來撿便宜的女真人留下的痕跡。

不過,女真人來到三泉鎮,也不是每一次都把這裡的人殺絕,而是把主要力量放在搶劫上。

所以,有些在三泉鎮居住的人,甚至會在女真人到來的時候打開自家大門,跪在門外等候女真人。

隻要女真人在三泉鎮得到滿意的收穫之後,就會如同來的時候一樣,一陣風般的離開。

但有時候來的女真人殺戮成性,非要殺一些人,纔會引起穀中一些人的拚死反抗。

一般情況下,女真人也不是傻瓜,如果對三泉鎮傷害的過於嚴重,這裡的盜匪和黑市就會星散,三泉鎮也就會徹底的變成一塊死地,就會絕了自己收割三泉鎮財富的路。

所以,冇有特殊情況,三泉鎮非常熱鬨。董堅真甚至還在這裡看到了四五家糧店,六七家酒館和十數家飯鋪,數量最多的自然是皮匠鋪子和妓館,從街頭一直延伸到街尾。

當一座麵積相對很大的房子窗戶打開之後,董堅真認出那裡麵竟然是一家規模不小的賭場。

房子最氣派的是一座兩層小樓,名叫三泉樓,十餘個彪形大漢抱著胳膊站在三泉樓門口,門前四五名姿色平平,但穿著暴露的女子向路過的每一個人拋著媚眼,揮著手中繡布。

董堅真饒有興趣的一路上打量個不停,目光常常在一些牆角、木柱或者大石上徘徊,貌似是在尋找什麼東西。

死了大半兄弟,剩下的董堅真護衛臉色很難看。

董堅真看了身邊護衛一眼,狠狠的說道:“等回去,我便帶大軍過來,將這裡的馬賊殺光,給死去的兄弟報仇。”

眾護衛一聽,臉色好看了一些,董堅真此時看見名叫三泉樓的妓館門口拴馬柱上有一個圖案,神色一凝,便喊著要帶眾護衛先喝個花酒去。

幾杯酒下肚,吃飽了肚子,董堅真花大價錢將三泉鎮最年輕、最漂亮的一些姑娘叫來,陪著一眾護衛耍樂,他則抱著一名少婦鑽進了一間房間。

進屋子之前,董堅真對眾護衛說道:“眾位兄弟儘管去爽,待會我爽完之後,便帶兄弟們出去辦正事。”

說完便便抱著懷中誘人女子進了分給自己的屋子。

董堅真懷中女子是一名二十多歲的少婦,一身窄袖對襟褙子服,大紅的抹胸露在外麵,兩座肉山顫巍巍的半隱半露,墜馬髻倒在一邊,描過眉毛細細的上挑,一張大嘴即使在董堅真的懷中,依然不停的和董堅真打情罵俏,但等進了屋子說出來的話,卻讓董堅真一個激靈。

“董堅真,副司使大人在內間屋子等你,你自己過去吧!這裡便交給老孃替你打掩護。”

………

………

網站已經不更新最新章節內容,已經星星閱讀小說app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下載星星閱讀app,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無廣告免費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星星閱讀app為您提供大神九孔的權宋:不當皇帝就得死-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