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仙俠 > 回到北宋當暴君 > 第一百零四章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回到北宋當暴君 第一百零四章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作者:九孔 分類:仙俠 更新時間:2022-12-02 17:10:38

-

趙諶心中暗罵一聲,心想也是難為這老傢夥了,竟然有這急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到了這個勉強能夠說得過去的理由。

這樣一來,自己若是不能將那賊首和書院叛徒抓回,倒是不好以武力相逼了。

這樣想著,趙諶便立刻給旁邊小詩和張仲熊吩咐了兩句,讓他們將帶來的所有人派出去,追捕那個叫嗜血鬼的賊首。

但他知道,這傢夥非常狡猾,武功高強,這一帶山林較多,隨便找個地方隱蔽之處藏身,以他這點人手,想要將對方找到抓回來可能性不大。

所以,趙諶已經開始思考下策——強行將這些橫渠書院的人帶走,後麵再慢慢教育、引導和同化就是。

不料,剛剛出去的小詩和張仲熊又回來了,後麵跟著黑金真人,這老道雙手各提著一個人。

再一看那兩個人,不正是那賊首嗜血鬼和那書院叛徒。

一怔之後,趙諶便禁不住欣喜的長笑一聲。

此時此刻,他想到的是某本演義小說中常用口頭語“天助我也”。

至於黑金真人這老道,趙諶突然感覺那張麵色發黑的老臉也變得可愛了很多。

此時小詩來到趙諶身邊,低聲道:“殿下,這個黑金真人的武功高的嚇人,不比郭京那妖人低,若是有他在殿下身邊,宵小之徒對殿下的刺殺便不用擔心了。”

趙諶微微頷首,表示對小詩的話感到深以為然,而心中將黑金真人永遠留在身邊的想法和念頭也越加強烈。

腦海中念頭閃動,他轉身看向臉色鬱悶的橫渠書院山長和十幾名先生,而那些學生中反而有不少人欣喜萬分。

……

……

帶人回到大隊時,趙諶一行又多了一百三十四名朝氣蓬勃、摩拳擦掌的橫渠書院的學生。

至於橫渠書院的山長於其琛和十幾位先生們,都是在橫渠鎮上安家的,還有不少田產、商鋪、家仆什麼的,說是要處理一下橫渠書院的財產和他們各自家的財產,等後麵他們會自己前往蘭州。

趙諶知道這些老傢夥雖然被迫答應自己,但是顯然心思很重,有觀望的想法,所以他也冇有強求,說實話這些人來了更好,不來趙諶也不是很在乎。

因為趙諶知道,這些人的性格和三觀已經定型,想要改變幾乎不可能,而他要在蘭州打造的是全新的一個國度,一些觀念和想法,這些人多半是難以接受。

與其將這些人帶去影響他對那一百多位年輕學生的引導改造,還不如留在橫渠書院,將這個即使在後世都還存在的書院繼續傳承下去。

不過,他趁機提出要求,將書院中所有藏書給帶走了,直接拉了十幾大車,尤其是當年張載帶著人研究的與格物之道相近的“氣本論”的一些書冊。

趙諶隨便打開幾本看了一下,頓時對張載肅然起敬,甚至生出自己將這些橫渠書院的學生收歸麾下,冥冥之中好似是天助定的一般。

關中通往蘭州的官路上,趙諶帶著已經超過十萬人的龐大隊前行,因為隊中有不少婦孺老幼,雖然乘坐的是馬車,但趙諶還是下令以不緊不慢速度趕路。

隊的最中間有一輛極為寬敞的馬車,四匹馬拉著,這是之前在長安城時從京兆府尹蘇明光家裡抄家時得來的,如今成了趙諶的座駕。

此時,小詩和張紅玉騎著馬隨行在這輛馬車兩邊,那隻大黑狗也跟在馬車旁邊,隻不過大黑狗上麵還騎著一個六七歲的小孩。看書溂

這小孩正是黑金真人在橫渠鎮所救,家中大人全部被流賊所殺,鎮上也冇有了親戚,黑金真人便直接帶在了身邊。

而且黑金真人以他獨有的方法仔細看過這小孩的麵相,甚至還當著趙諶的麵,在小孩身上摸了半天,說是在摸骨,摸完之後,黑金真人猶豫了一下,說這小孩勉強能夠當他徒弟,準備教著試試。

至於騎著大黑狗,是因為這小孩驟然失去親人和家人,心中惶恐悲痛,又跟著一群陌生人去陌生的地方,總是在哭泣,但神奇的是,隻要騎在大黑狗身上,便會乖巧的不哭不鬨。

而馬車中坐著一個少年、一箇中年人,兩個老傢夥。

少年自然是太子趙諶,中年人則是軍器監少監劉廣平,兩個老傢夥分彆是身體康複很多的張叔夜和黑金真人。

趙諶坐於主座,黑金真人靠在趙諶身後拐角處呼呼大睡,冇過一會兒便發出聲音怪異的呼嚕聲。

而劉廣平和張叔夜這一文一武分彆坐在趙諶兩側,三人中間有一張小桌案,上麵擺放著茶水和兩盤乾果。

趙諶知道,這兩人便是自己成就大業的左膀右臂,今天將兩人叫來,是對到達蘭州之後的所行之事的大方向進行商議。

張叔夜就不用多說了,練兵、統兵、打仗等等各方麵的能力都經過了充分的驗證,是一名不弱於種師道的將帥之才。

而且,如今趙諶最信任的便是張家父子三人和張紅玉這一家子,再說張伯奮和張仲熊也是兩員獨當一麵的虎將。

而劉廣平之前雖然隻是正四品的軍器監少監,甚至名聲不顯,但在汴京城這三個月時間中被趙諶委以重任,每件事情都完成得非常出色,是個能夠乾實事的人。或許距離宰相之才還差了一些,但是用好了也是一位難得的能臣。

當然,大宋如今**不堪,劉廣平也冇有獨善其身,同樣也有著貪權、貪財的毛病。

不過,對於這一點來自後世的趙諶卻有著與眾不同的認識和對待態度。

在趙諶看來,隻要是正常人,都有貪權、貪財的毛病,隻不過是輕重與否,或者自控能力的強弱罷了。

他也有信心將這些人所擁有的治國或者治理地方的能力、經驗全部壓榨而出,且這些人都會是自願,甚至很開心,很熱衷。

因為他深知“要想讓馬兒跑,還要給馬兒草”的道理。

說白了,每個人都有畏懼心和功利心,趙諶便要以獎懲去牽引這些人的動力。

“王爺要蘭州之地,可謂是用心極深啊!”張叔夜之前一直昏迷,也是這幾天才知道這些天發生的事情,這也是首次與趙諶談論此事。

說實話,此時的張叔夜對眼前這位和自己寶貝女兒年齡一般大的少年所擁有的能力、智慧佩服不已,他甚至感覺眼前這個金城王的能力和智慧是天授的,否則怎麼解釋小小年紀便懂的那麼多、心智和能力又這般強。

張叔夜卻不知道,從某個方麵來說,趙諶就是天授之人。

劉廣平怎能讓張叔夜專言於趙諶之前,緊接著便說道:“王爺對蘭州之地的選擇,足以看出王爺的高瞻遠矚,深謀遠慮。”

拍馬屁總是能夠拍出最高水平的劉廣平自然不可能如此膚淺,他略微一頓,便繼續說道:“蘭州位於黃河上遊,附近土地肥沃,地饒五穀,尤宜稻麥,宜屯宜墾。

且蘭州乃西域通往大宋中原乃至西夏、金國的必經之路,實為得天獨厚的絲綢之商道,隻要經營得當,光是商業便是我方一大財源。”

趙諶聞言,不由笑著對劉廣平微微頷首,表示滿意,說道:“劉大人祖籍為江南人氏,科舉上榜之後,一直在汴京當官,據本王所知從未去過西北。但卻能夠對蘭州地理、商業、農業這般清楚,可見劉大人私下裡已經開始為我方接下來所行之事開始籌劃。”

趙諶給瞭如此高的肯定,頓時讓劉廣平心中竊喜不已,他雖然私下反覆推敲,認為自己當是金城王麾下文官之首,但金城王尋找大才之士的想法一直冇有斷過,誰知道後麵會不會冒出一個能夠頂替自己的人出來。

所以,這些天劉廣平絞儘腦汁在趙諶麵前發揮自己畢生所學,甚至這路上十來萬人一路吃喝拉撒睡等雜事,都是他主動從趙諶這裡請纓,帶著自己從京城帶來的近百名小吏一手經辦,這一路上倒也井井有條,讓趙諶對他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評價。

趙諶對劉廣平所言給予了高度肯定,又轉頭對張叔夜問道:“剛纔劉大人從民生經濟方麵分析了選擇蘭州的好處所在。張太尉不如從軍事角度分析一下本王選蘭州之地的真正目的。”

張叔夜顯然早已成竹在胸,冇有思考,便笑著說道:“如今蘭州城雖狹小,但由於南麵雄偉的蘭山成拱狀護衛著蘭州城,北麵又臨滔滔的黃河水,東麵是馬衡山,西南通有名的榆穀,形勢十分險要,可謂是西北地區的要衝。”

“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蘭州之地屬榆中,曾在此‘因河為塞’修築長城。漢朝控製了河西走廊,通西域之後,為加強對這一帶的控製,設置了金城縣、金城郡。

到隋朝時因附近有皋蘭山而始名蘭州,沿用至今。

此外,蘭州地據南北之中,為東西咽喉扼塞之處,自古便是東西軍事的咽喉重地。

要知道蘭州西麵是著名的河西走廊,東麵是廣袤的關中平原。

因此,得了蘭州,對王爺下一步的大業至關重要。老夫猜想這也是王爺要了蘭州城的原因。”

趙諶微微一笑,說道:“楊太尉果然冇有讓本王失望,將這其中軍事要略看得一清二楚。”

說到這裡,趙諶神色一肅,鄭重說道:“既然如此,本王便將到達蘭州之後的大體戰略計劃說一下,今後軍隊訓練、管理、練兵和戰爭攻守之事便全權由張太尉負責。

而蘭州的治理、我們帶到蘭州的近十萬百姓如何安置,如何挖掘蘭州地理、商業、農業優勢,發展經濟等事,便全權由劉大人負責。”

“還有,橫渠書院那一百多學生便交給劉大人帶著,這一路上也不能讓他們遊山玩水,今天就安排事情,一是鍛鍊做實事的能力、磨練意誌,第二也算是一個考覈選拔,篩選出他們中間真正能乾事、能頂事、能成事的人。wp

劉廣平和張叔夜聞言,一臉的躊躇滿誌,當即同時向趙諶拱手和抱拳,異口同聲說道:“請王爺吩咐。”

“當年張子一手建立橫渠書院,本王對張子甚是敬佩,尤其是張子主張氣學格物之道,本王深以為然。

“所以,本王看重的是做事的能力,朝廷中有一些人因為詩詞歌賦做得好,寫文章寫得好,便身居高位,手握大權,這是何等的荒謬。這樣的事情在本王的治下絕不會發生。”

“橫渠書院秉持張子教義,重實事、輕空談,再加之朝廷被一些隻重空談、隻會吟詩作對的人把持,所以我橫渠書院的才子才屢考不中。”

給張叔夜和劉廣平開了核心小組會議,統一了思想之後,趙諶便又在中午休整的時候,將一百多名橫渠書院學生叫來,開始了對他們的培養引導,給他們安排第一件任務。

劉廣平在旁邊聽了金城王的講話之後,卻是若有所思,敬佩不已。

他也是在官場混了十幾年了,深知上位者將同樣的意思,說給下麪人聽,有些人效果非常好,能夠讓人聽了愉悅且不牴觸,還能調動下麪人的工作積極性。

但有些上位者明明說的是同樣的意思,但話一出口,下麪人便很反感,不但冇有作用,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劉廣平卻不知道,趙諶在後世“會海”中遨遊十數年,講話的藝術水平卻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趙諶剛纔若是直接說我喜歡做實事的,那些擅長詩詞歌賦和做文章的人在我這裡冇有出路,在大宋詩詞歌賦、文章科舉占文官能力主流或者基礎能力的大氛圍下,直接就會讓這些年輕的書生產生牴觸心理。

但劉廣平發現,趙諶先拿橫渠書院的開山祖師張載說事,並引出後麵的話,那效果就立刻不一樣了,這從那一百多名書生一個個摩拳擦掌的神情樣子,就可以看出來。

“本王給你們每人五百流民,吃喝拉撒睡等等,所有事情都由你們說了算,如何分組、如何管理你們自己定。”

“本王隻看這五百流民一路上和到了蘭州終點時,他們的團結協作、服從聽話、做事效率這三個方麵如何。”

“這一路上每天會對你們帶隊能力進行一個排名,從而初步界定你們的能力。”

“以此為基礎,決定你們到蘭州之後具體所任何職、擔負何任。”

“本王知道你們中間有心高氣傲之輩,認為自己管理這五百流民是大材小用,但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你們如果連這五百人都管不好,又何談將來能夠管得好一縣,乃至一州之人。”

趙諶將這些話逐一說出來之後,旁邊劉廣平便發現,一些剛纔還有些不以為然、一臉傲氣的書生神色漸漸變了。

他們變得一臉若有所思、一臉的戰意、一臉躍躍欲試。

劉廣平在旁邊目睹了整個過程,心中對金城王殿下的敬佩猶如滔滔江水一發不可收拾。

劉廣平卻隻是看到了表麵,他冇有看出或者想到的是,趙諶這些話可謂是用心良苦。

這一百多個橫渠書院的學生將會是趙諶將來用來治理天下的第一批班底,而隻有親身管理、近距離接觸過百姓的人,纔會瞭解百姓,知道百姓的訴求是什麼,然後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當官從政的時候纔不會紙上談兵、想當然。

再看看如今大宋的那些官員,一個個都是科舉出身,都是進士,詩詞歌賦冇有一個差的,文章一個比一個寫得好,放在後世都是辦公室寫材料、給領導寫講話稿的好手。

但讓這些人去治理一方百姓……簡直是瞎扯淡。

要知道,但凡是能夠用十幾年乃至二十幾年一心讀書的人,又有幾個是寒門弟子,又有幾個與百姓有過深入接觸。

一些官員甚至連地頭都冇有去過,連麪粉是怎麼來的都不知道,對百姓絲毫不瞭解,便給百姓當父母官,這又如何能成為一個好官。

當然,如宋子軒那樣想成為一名好官,在如今的大宋已經是千中無一的異類,更多的官員將百姓視作賤民、視作他們的敵人。

網站已經不更新最新章節內容,已經星星閱讀小說app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下載星星閱讀app,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無廣告免費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星星閱讀app為您提供大神九孔的權宋:不當皇帝就得死-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