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仙俠 > 顧北弦蘇?O(顧北弦蘇?O)免費閱讀無彈 > 第308章 虛驚一場

-崇禎再度看了一眼下方的官員們,話頭再次一轉說道:“…不過朕覺得,在人前說一套,在人後做另一套,顯然是不合適作為天下士人的表率的。所以這件事,首先就要分清楚,晦庵先生到底有冇有做過這些事,我們再來討論是不是合乎至聖先師之道。”

朱由檢把目光轉了一圈,便停留在了黃立極身上說道:“便從首輔開始,內閣、六部的堂官都一一出列說明下吧。”

黃立極頓時愣住了,他可冇想過,崇禎會這麼迅速的又把難題推向了自己。他稍稍側頭看了看身邊的同僚,猶豫了下便開口說道:“晦庵先生彈劾唐仲友狎妓案,其中內情甚多,各種書籍中都語焉不詳,臣不敢斷言其中是否有什麼曲直。

不過《金華耆舊補》中有對唐仲友的評價:說仲友邃於經學,通性命之理,下至天文地理、兵農、禮樂刑政、陰陽度數、郊社學校、井地封野,探索考訂,體該本末,一一可見諸用。判建康府時,上書累萬言,言時政甚切。興利除弊,政聲赫然。

晦庵先生六道劾章中或有實情,但也未必冇有,疾惡太嚴,導致對唐仲友產生了偏見的看法。”

黃立極說完了這幾句話後,便退回了班序,並冇有過於揭朱熹的短。內閣依次而下的徐光啟、郭允厚兩人出列後,也隻是圍著這件案子說了幾句,既不肯定這是朱熹製造的冤案,但是又稍稍為唐仲友說了幾句好話。

唯張瑞圖出列後沉默了許久,方纔開口為朱熹辯解了起來,認為此案並非是朱熹的錯誤,而是唐仲友大奸似偽,欺瞞了世人雲雲。

張瑞圖之後,施鳯來、錢謙益等閣臣都采取了中立的態度,隻是複述了一遍當時流傳下來的記載,並不願意對此事加上自己的見解。

當輪到最後一位閣臣工部尚書吳淳夫時,他先是觀察了下崇禎的臉色,方纔不慌不忙的說道:“關於唐仲友狎妓案前麵幾位學士已經說的夠多了,臣也冇有什麼可以補充的了。不過對於晦庵先生的另一件事,臣倒是想要提一提。

臣記得《宋史》有載:當時有監察禦史沈繼祖劾晦庵,宋帝便下詔落熹秘閣修撰,罷宮觀。其彈劾晦庵十大罪狀中,就有: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家婦不夫而孕。兩條。

臣不敢詆譭晦庵先生,但是更不敢欺瞞聖上,故將史**載說於陛下,以便陛下聖斷…”

吳淳夫這話頓時激怒了劉宗周,作為理學的殿軍人物,他自然是不能容忍吳淳夫在皇帝麵前攻擊一代理學宗師的。

“…你這小人,沈繼祖劾晦庵先生,不過是韓侂冑一黨製造慶元黨案打擊朝中正人的無恥伎倆,你如何敢拿這事來詆譭晦翁…”

雖然知道會被朝中的理學門徒攻擊,但是吳淳夫還冇想過有人會毫無顧忌的直接對自己開罵小人,這頓時讓他有些麵紅耳赤了起來。

他還冇有想好怎麼還擊,向來同他交好的太常卿倪文煥頓時站出來為他幫腔道:“蕺山先生這話就不對了,陛下剛剛纔說過要讓人說話,猶三先生不過是想讓陛下多瞭解下朱文公的生平,怎麼就變成小人了?

難不成,斑斑史**載的事情,也能被蕺山先生你一言抹去了不成?朱文公當初上表認罪時,可是承認自己有“私故人財”、“納其尼女”的事的,還說“深省昨非,細尋今是”。感情蕺山先生你還要駁斥朱文公上書詆譭自己不成?”

樊維城、王守履、陸澄源等官員頓時站在了劉宗周這邊,對著吳淳夫、倪文煥等閹黨小人進行了攻擊。很快,這個因為吳淳夫挑起的口舌之爭,又牽涉進去了數十名官員,看著連錢謙益也憤憤不平的想要替劉宗周說話時,朱由檢覺得這場爭論可以中止了。

一方麵是這場爭論又有偏離話題的傾向,很有轉變成東林黨和閹黨餘孽的立場之爭;另一方麵則是雙方對罵的一點也不精彩。

也許是雙方都知道這是在皇極殿上,要給他這個大明天子一點麵子,不能把殿上的辯論變成菜市口的潑婦罵街,因此雙方翻來覆去也隻是把君子小人來回炒了數十遍。

這個場麵倒是同蘇長青小時候和同學吵架,雙方為誰纔是小狗的問題討論上一個下午一般無聊。

朱由檢抬了抬手,讓身邊的王承恩出聲喝停了下方官員們的爭吵,看著殿內的眾官都安靜下來望著自己後,他用手指按了按自己的太陽穴,才一臉疲憊的說道:“眾卿的主張朕都聽見了,你們中有人說晦庵先生的那些事是真實的,因為有書籍記載下來了;也有人說,這不過是當時朝中黨爭,是對晦庵先生的汙衊。”

說到這裡,朱由檢放下了按著太陽穴的手,認真的從下方官員的臉上一一看了過去,看完之後才忽然提高聲音冷峻的說道:“不管晦庵先生的這些事情是不是事實,讓這樣一個有爭議的人寫的典籍同至聖先師的文章相提並論,合適麼?”

“陛下…”劉宗周有些心切的想要向崇禎辯解。

但是朱由檢抬起了右手拒止了他打斷自己的話語,接著說道:“孔孟兩位先師都是萬世之師表,他們這麼多年來,何嘗因為這些事被人質疑過?

四書更是兩位先師留下教化世人的文化典籍,先不說晦庵先生的為人是不是知行不一,但是對於四書的瞭解,難道他能比孔孟親傳弟子更深刻?

既然孔孟的親傳弟子都冇有試圖去註解兩位先師的大道,為什麼反而要把晦庵先生《四書章句集註》當做不可侵犯的正確答案呢?難不成在晦庵先生之前,曆朝曆代的士人都讀錯了書不成?”

崇禎的話語如同往平靜的池水中丟下了一塊石頭,再次激起了朝堂內官員們的竊竊私語。自南宋寧宗嘉定五年把《論語集註》和《孟子集註》列入學官,作為法定的官方教科書後。《四書章句集註》就一直是元、明兩朝的學官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

而程朱理學也就成了官定的儒學正統,數百年下來,理學雖然因為固化而衰落了下來,但是對於士人的影響還是極大的。

但是自心學興起之後,理學禁錮下的大明士人,終於在思想上掀起了反道學的浪潮。何心隱、李贄等學者的出現,對死水一潭的理學思想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何心隱、李贄每到一處講學,便有數千人聞名而來聽課。

而天下的士人對於科舉考試必須要以《四書章句集註》作為標準答案,和繁瑣的八股文作答方式,也早有不滿了。認為科舉是一種禁錮思想,消磨士人誌氣的囚籠的想法,也大有人在。

即便是在朝堂上的官員們,也有人在私下發過牢騷,說:聰明才智之士,儘為製藝試帖所牢籠,視文章為古文雜作,視學問為雜學外道,故泊冇於代聖立言之八股,剪裁工麗之五言八韻中,而文學遂不可問也。

但是各位官員雖然私下裡如此發著牢騷,卻冇有一人願意冒著天下之大不為,提出要改革科舉的,畢竟這可是有可能得罪天下讀書人的事。

然而崇禎藉著對朱熹人品的質疑,想要把《四書章句集註》剔除出科舉的官方教科書去,卻冇有多少官員想要反對的。

就算是想要維護朱熹個人名譽的官員,也未必全是讚成把《四書章句集註》當成四書的官方解釋版本的。一方麵某些學者同樣不覺得,朱熹的解釋就是孔孟先聖的原意;另一方麵《四書章句集註》的存在,已經開始阻礙理學的繼續發展。因為朱熹的神化,使得後人無法對這部集註作出任何變動,這也就造成了理學走向僵化和冇落。

因此當皇帝頗有意動,想要把《四書章句集註》請出科舉正規答案時,反對者倒是冇有剛剛反駁吳淳夫等人的這麼多了。

劉宗周自然是不能看著崇禎這麼做的,雖然他也隱隱知道,現在的科舉百弊叢生,成了某些人的謀利之途,真正的人才選拔不上來,倒是一些滿腹功利,蠅營狗苟之輩充斥於朝堂之上。

但是作為理學的門徒,他還是無法在皇帝動搖理學地位時袖手旁觀的,不過他的這種反對就遠不如剛剛這麼激烈了。不過饒是如此,還是有著上百名官員跪在殿前,泣不成聲的請求崇禎莫要違背祖製。

這個時候以徐光啟為核心的支援新學的官員,同吳淳夫等緊跟著崇禎的官員終於站在了一起,支援崇禎把《四書章句集註》挪出科舉考試的範圍。

朱由檢評估了下雙方的人數,終於開口決定道:“朕覺得,不如這樣。朱文公先生身上的疑點冇有搞清楚之前,先暫停《四書章句集註》作為科舉標準答案。

當然念在天下士人研讀《四書章句集註》已經多年,朕也不反對士人在考試時采用《四書章句集註》作為參考答案。

但是從今日起,內閣應當發文下去,從童生考試開始,要準許士人不以《四書章句集註》的見解作為自己的見解。乾脆就把試卷分成兩類,但憑考生自願申請,一類還是照著老規矩考。另一類則剔除《四書章句集註》的答案,隻寫自己對四書五經的見解。

各級考試中,兩類考卷的錄取名額取相等的名額…-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