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其他 > 穿成皇孫,我繼承了大明江山 > 第35章

穿成皇孫,我繼承了大明江山 第35章

作者:硃元璋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3-06-08 00:57:29

”你吞吞吐吐地乾啥,咱爺孫倆有啥不能說,直說!”朱元璋說道。

“大明年年都有地方鬨災,江南在這邊還好,北方山陝邊地,黃河邊上的中原等地,還包括淮西等地,隔三差五不是鬨旱,就是洪水!”

朱允熥緩緩開口道,“當地的官府本就不富裕,連年拿出糧食救濟百姓,也是一種負擔。而且...."說著,看看朱元璋的臉色,”而且,那些地方官也未必是儘心救濟!“

”嗬,甚至有的乾脆把朝廷的賑災銀子糧食裝進了自家的口袋,是吧?“朱元璋冷笑。

朱允熥沉默一下,算是讚同。

”所以,孫兒想,為什麼有災難的時候,朝廷不把這些災民組織起來,以工代賑呢?“

朱元璋皺眉琢磨,”這倒是個好法子!可是就怕地方官打著以工代賑的主意,給百姓增加徭役!“

這老爺子!

朱允熥心裡發笑,原來是怕地方官濫用民力。

大明的百姓除了交稅之外,每年還有徭役等。比方說修築城牆,疏通水路,鋪設官路等等。

有的百姓為了避免徭役,就會給官府交錢交糧,所以這也是地方上,那些官吏們發財的手段之一。

現在是朱元璋當皇帝,他兩隻眼睛盯著,地方官自然不敢胡來。可是明朝後期,因為百姓負擔過重,也成了大明滅亡的導火索之一。

”孫兒說的以工代賑,和以往不同!“朱允熥繼續開口,”比如說黃河,孫兒翻閱宮中的檔案,發現從洪武二十年開始,三次治理黃河總共花費了白銀一百二十餘萬兩,動用民夫三十多萬!“

”孫兒以為,若是用災民取代民夫,朝廷不但可以賑濟災民,還能省下許多不必要的開支!“

”以今年春天淮西發水為例,就是因為淮河冇有疏通河道導致的。洪水這東西,堵不如疏,疏是一個細緻漫長的過程。“朱允熥邊想邊道,“既然有了受災的災民,就是現成的勞力,朝廷與其不停的賑濟,不如組織起來。”

“他們乾活也是為了自己乾,疏通好了河道,以後水患也少了!水患少,百姓的日子就好。所以孫兒覺得,以工代賑是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聽著朱允熥侃侃而談,朱元璋不住點頭。

原本因為生氣而皺起的眉頭也慢慢散開了,臉上甚至浮現出笑意。

他最滿意這個孫子的地方,就是這個孩子獨到的眼光,和敢於做事的勇氣。

那麼多皇子皇孫,隻有他一個人,知道翻閱宮中的檔案,知道治理黃河花了多少錢,用了多少人。

那麼多皇子皇孫,冇有任何一個人,敢在這個歲數當著自己的麵,說出心裡的看法。

等朱允熥說完,朱元璋沉思一下,慢慢開口,“熥兒,咱聽說你心善,救了一老一少兩個流民乞丐?”

“是!”朱允熥知道自己的舉動,肯定有人告訴朱元璋,當下開口說道,“孫兒讓楚國公家的廖鏞帶回家裡安置,想他楚國公的府裡,應該不多兩張嘴!”

朱元璋笑了笑,“那麼多流民乞丐,你咋隻救了那倆人?”

這話是隨口一問,但是朱允熥卻麵色鄭重起來。

“一老一少為祖孫,是爺爺帶著一個孫女!”朱允熥小聲道,“他們無依無靠的,孫兒...."

朱元璋明白他的意思,歎息一聲,”好孩子!“

祖孫,孤苦無依的祖孫,朱元璋心中有所感悟,看著朱允熥的神色更加疼愛幾分。

”再說,那麼多流民乞丐孫兒也救不過來!“朱允熥一笑,自信的抬頭,”救一人是小,救萬人是大,孫兒要做能救天下蒼生的,萬人敵!“

”說的好!“朱元璋一拍大腿,”這纔是咱朱家男兒,該乾地事!“

朱允熥還是低估了,朱元璋對於百姓的惦記。

第二日,上諭。應天府尹胡之善因為安置流民百姓不利,致使百姓乞討淪為乞兒,罰俸祿三年,革職留任代罪檢視。

淮西駐地,因為賑濟不到位,使的百姓流離。十幾個官員被一擼到底,發配雲南。甚至有個知府,因為賬目不清楚,直接交刑部處議,等待他的,秋後問斬。

又過了幾天,朱允熥和朱元璋登上的應天的城牆,看著大將軍藍玉帶著數萬大明虎賁,出師塞外。那一日,因為大明精銳出征,京城到處是為了目睹大明男兒英姿的百姓。

藍玉和眾將臨行之前,衝著皇城的方向,三跪九叩。數萬大明健兒,齊聲大吼,大明萬勝。

那時,朱允熥注意到,朱元璋藏在龍袍之下的身體,異常挺拔。臉上滿是對曾經崢嶸歲月的懷念,還有對血火河山的期盼。

隨後的日子,流水一般,悄悄地走著。

朱允熥每日讀書寫字練習武藝,在學堂裡和那些小王爺吹牛打屁,在家裡和兩個幼妹緊緊相依。每天的膳食,都是和朱元璋一起吃,甚至在朱元璋接見大臣的時候,他都會在邊上旁聽。

不處理政事的時候,爺孫倆要麼在禦花園中散步,要麼在宮中,朱元璋親手種的兩畝地上,擺弄著農活。

總之,事情都在朝著對朱允熥有利的方向發展。他和朱元璋的關係越來越好,老人甚至已經有些離不開他了。

因為跟這個孫子在一起,朱元璋總是能有發自內心的微笑,總是能在這個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剛剛登基為皇帝時,意氣風發敢為天下先的氣質。

同時,朱允熥的孝順,還有誠懇,也深深的打動了他。

朝中,隱隱有傳聞。吳王朱允熥,是皇帝選定的皇太孫。

可是朱允熥冇有沾沾自喜,他現在隻是朱元璋喜歡的皇孫,名份未定,他現在隻是個冇有權力的空頭吳王。

現在的他還要虛心謹慎,隻有真正當上了皇太孫,才能施展心中的抱負,才能在自己身邊,真正聚集起一股完全屬於他的力量。

隨後,朱元璋再次下旨。

十月皇帝萬壽,各地藩王可以回京賀壽。但是隨行人員不能超過兩百人,沿途官府不得費力接待,所用食物務必簡樸。

~~~~

六月的陽光熱烈。

午後,夏日的蟲兒在綠茵之間低聲鳴叫。

朱元璋猶如一個尋常老農一樣,坐在一張躺椅上,用手中的草帽扇風,笑看著在莊稼地裡笨手笨腳忙活的朱允熥。

這是一處水田,就在大明的紫禁城裡。

即便是當了皇帝,朱元璋也冇忘記自己的農民身份,親手種了兩畝田,並且樂此不疲。

水田裡都是水,朱允熥赤腳踩在泥水裡,深一腳淺一腳,還要儘量保持身體的平衡,不能踩到那些茁壯成長的秧苗。

這時代的農業遠冇有後世發達,隻有靠人力消除田裡的雜草。但是這時代的生態格外的好,兩畝水田裡不時有青蛙躍出水麵,小蝌蚪在朱允熥的腳邊遊走。

”咦,笨地這個瓷實,知道的以為你在拔草,不知道的以為你扒蘿蔔呢?“

朱元璋看著笨手笨腳的朱允熥,朗聲大笑,喜悅的笑容讓他臉上的皺紋都綻放開,像是一個慈祥的老人。

種地,可比讀書練武難多了。來這個世界快三個月,朱允熥的身體素質已經得到很大的提高。可是在每次在地裡乾上那麼一會活,都會腰痠背痛。

聽了祖父的揶揄,朱允熥回頭笑笑,隨後再彎腰跟水田的裡雜草較勁,但是手指忽然碰到一個硬硬的東西。

拿起來一瞧,頓時樂了。

”皇爺爺!“朱允熥舉著手裡的東西,回頭喊道,”您看,田螺!“

“肥不肥?”朱元璋頓時坐起來,趿拉著布鞋走到水田邊,笑道,“肥的話撈一碟,咱爺倆一會吃田螺!”

“好嘞!”朱允熥笑著在水田裡摸起來。

“哎呀,咱地大孫子呀!咋這麼笨呢?”朱元璋笑著甩了鞋子,進入水田,“咱告訴你,當年你爺爺小時候,十裡八村的孩子摸田螺,冇一個人能摸過我!”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