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其他 > 穿成皇孫,我繼承了大明江山 > 第29章

穿成皇孫,我繼承了大明江山 第29章

作者:硃元璋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3-06-08 00:57:29

”殿下請低頭!“宮人開口說道。

朱允熥慢慢低頭,一頂金線編織而成金色的王冠戴到了他的頭上。

再抬頭,鏡子中那個少年,已隱隱帶著王者之氣。

隨後又在宮人的服侍下,朱允熥穿上華麗的宮靴。

”三哥好威風!”

兩個妹妹,在宮人的懷中,對著朱允熥拍手大笑。

朱允熥的貼身太監,王八恥強忍著眼中的淚光,哽咽道,“三爺!三爺!三爺真是長大了,老奴現在就算去死也心甘情願了!”

~~~~

朱允熥穿戴完畢,門外數十個飛魚服繡春刀的錦衣衛進來。

跪在朱允熥的腳下,朗聲道,“恭請吳王上軟轎!”

一頂華麗的,明黃色的軟轎被抬了進來。

朱允熥看看軟轎,看看那些舉著儀仗的宮人侍衛,笑了。

“既然是替皇爺爺檢閱京營兵馬,那我就不能坐轎!”說著,朱允熥傲然道,“牽馬來,孤騎馬去!”

噠噠噠,馬蹄落在深宮的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喀喀喀,飛魚服繡春刀的錦衣衛,腳步鏗鏘如同戰鼓。

朱允熥胯下一匹純白色,冇有任何雜毛,溫馴的戰馬,緩緩走出宮門。

他身後,無數錦衣衛鐵甲侍衛浩浩蕩蕩,排成長龍。

而在他的身前,他出宮門那一刻,又有無數的騎兵兵丁,在前麵開路。

宮城外,那些宮人和雜役,馬上背過身麵對紫禁城的城牆,大氣都不敢出。

這是一個等級森嚴的時代,凡人是冇有資格,冇有權力見到貴人的。當遇到貴人,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避開。

那些準備進宮陛見的官員們,看了朱允熥的儀仗先是一愣,隨後馬上跪於路邊。

朱允熥回頭看看高大雄偉的紫禁城,又看看眼前寬闊的街道。心中豪氣萬千,意氣風發。

吳王的隊伍漸漸出宮,朱元璋揹著手在城牆上收回目光。

“咱這個孫子,像咱!”慢慢朝城牆下走,朱元璋滿臉笑意的沉思。

這個大明在他手裡二十多年,剛剛步入正軌。已故的太子正值壯年,正是執掌河山,帶領並穩固大明江山最好的人選。

可惜太子走了,大明的江山的繼承人空懸。

但是看到自己這個英氣勃發的孫子,朱元璋心中又有了彆的念頭。

似乎大明帝國,由一個豪情萬丈,無所畏懼的年輕人帶領。在歲月中乘風破浪,並且超越父祖的功績,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想著想著,再次回望宮牆外,朱元璋對身邊親衛說道,“讓蔣瓛來見朕!”(瓛,huan)

蔣瓛,大明錦衣衛指揮使。

~~~~~

咚咚咚!

朱允熥的儀仗還未到應天府外,大明京營大明的大軍,天地間肅殺的戰鼓聲,驟然響起。

戰鼓澎湃,如怒潮一般一浪高過一浪,這洶湧的戰鼓震撼在男人的心頭,如疾風驟雨一般。

但是這迅疾的戰鼓卻冇有讓人感到心悸,反而是熱血澎湃不能自己。繁華的大明都城,似乎瞬間變成了塞外的金戈鐵馬之地,腦海中全是男兒欲要奮力殺敵,和大勝之後的歡呼。

胯下溫順的戰馬,在聽到鼓聲時鬃毛乍起,嘴中發出和戰鼓相和的嘶鳴。那些錦衣衛士和鐵甲士兵更是在瞬間,握緊手中的兵器。

”呼!“朱允熥撥出一口氣,讓澎湃的心潮冷靜下來。他知道,接下來他要見證的,是風華無雙的大明,最為驍勇的軍隊。也是打走大元,甘於奮勇戰死的華夏男兒。

轟轟,鼓聲落下大地顫抖而起。

遠處一陣奔騰的馬蹄聲傳來,大明戰旗之下,無數鐵甲騎士如蛟龍一一樣,在戰馬帶起的硝煙中,疾馳而來。

”籲!“騎兵之中最前麵鬍鬚濃密的騎士拉動韁繩,戰馬前蹄騰空不住踢騰,而馬上的騎士卻穩如泰山。

見到這些人如虎馬如龍的騎士,朱允熥笑了。

”臣,藍玉!“

”臣,王弼!“

”常升!“

”毛寧!“

”俞通淵。“

”參見吳王殿下!“

馬蹄轟然停止,馬上的騎士在鐵甲發出的摩擦聲齊齊下馬,整齊的在朱允熥駕前叩拜。

得知朱允熥前來,軍中自藍玉之下,所有的大明將領親自出迎。

朱允熥跳下戰馬,親自把藍玉扶起來,笑道,”我一個晚輩,竟然勞大將軍親自出迎,慚愧慚愧!“

”您是吳王,俺們做臣子的迎接您,應當應分!“藍玉大笑道。

藍玉身後腰掛雙刀的五旬男子,容貌偉岸,這也是大明一員虎將。當初跟隨藍玉征討塞外,在捕魚兒海建立功勳的定遠侯雙刀王弼。

接下來是朱允熥的舅舅,然後有幾個生麵孔,其中還有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

見朱允熥的目光打量自己,老將朗聲道,”臣,俞通淵見過吳王殿下!“

朱允熥大驚,“可是河間郡公幼子,虢國公之弟,越嶲(xi)侯,俞通淵老將軍?”

老將大笑道,“想不到吳王殿下也知道臣的名字!”

朱允熥肅然道,“大明英烈,朱家後人怎能忘記!”

俞家,當得起大明英烈這四個字。

俞氏一族的一將二相三侯”,都是明朝初期的開國重臣。

俞通淵的父親俞廷玉在朱元璋渡江攻打應天的時,帶水軍歸附,後來為了大明慷慨戰死,死後被追封為河間郡王。

俞廷玉的長子,俞通淵的大哥俞通海,在曆史上更是大名鼎鼎。

朱元璋登基之前最大的敵人不是大元,而是雄踞湖廣之地,擁兵百萬的一代梟雄陳友諒。

當年雙方在鄱陽湖發生大戰,朱元璋國號為吳,陳友諒國號為漢。陳漢水軍船堅炮利,都是幾十丈高的大船,朱元璋的水軍不能敵。

危急之時,是俞通海挺身而出,殺出一條血路拚死幫朱元璋反敗為勝。是役,俞通海壯烈戰死。後來常遇春等人奮勇,殺敗陳友諒。朱元璋抱著俞通海的屍體,失聲大哭。

而這位俞通淵在曆史上也絕對算得上英烈,建文帝即位之後,不待見這些老將,讓他回家養老。然而在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中,朝廷無人可用。

建文帝下旨,讓俞通淵領兵。

在最慘厲的白河溝一戰當中,南軍潰敗,朝廷的兵馬讓朱棣殺得落花流水。

俞老將軍鬚髮花白,言稱要報太祖皇帝厚恩,拒不投降,毅然戰死在白河溝中。朱棣親自為老將軍收殮屍體,隆重下葬。

聞聽大明英烈四個字,俞通淵先是一愣,隨即雙眼通紅,鄭重下拜,哽咽道,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