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其他 > 穿成皇孫,我繼承了大明江山 > 第21章

穿成皇孫,我繼承了大明江山 第21章

作者:硃元璋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3-06-08 00:57:29

男人手裡的刀,不是什麼寶刀。就是大明軍中製式的雁翅刀,刀身有些發黑,刀刃卻極其鋒利明亮,刀身上的摩擦痕跡代表著這把普通刀,痛飲過敵人的鮮血。

男人在林中的步伐越來越快,手中的長刀也越來越快,刀鋒之聲從一開始的若隱若現,變成了隱隱呼嘯。然後從呼嘯,再變成了陣陣驚雷。

霎那間,林中滿是璀璨地刀光,還有梨花墜落的葉影。

喀嚓!最後一刀停止。

男人將刀擲於地上,鋒利的長刀陷入泥土,轉身之時錦袍帶起陣陣威風。一棵梨樹,忽然一刀兩斷。

啪啪啪,林外傳來清脆的鼓掌聲音。

一個麵容清瘦,目光透徹,身著黑色僧衣的僧人大步進來,“燕王的刀法,越來越精進了!”

被叫做燕王的男子傲然一笑,“雕蟲小技,於戰陣之中毫無用場,但是私下,可以強身健骨!”

這裡是北平,大明的國門。

這個男人,是這裡的王,大明燕王,洪武皇帝第四子,朱棣。

朱元璋曾說,諸皇子之中,燕王最為驍勇所以漢家燕雲舊地,封給了朱棣。

燕雲舊地,燕雲十六州。

五代十國時,被後晉石敬瑭割讓給了遼國契丹。

從那以後,中華大地開始了數百年的屈辱。

冇了燕雲屏障,胡人從容南下牧馬,戰爭的鐵蹄蹂躪中原。

幾百年的屈辱歲月中,代代男兒北望河山血淚淒涼。

幾百年的廝殺戰爭之中,無數豪傑至死仍在眺望北方。

直到大明,三十萬大軍北上一戰破城,攻破了大元的大都,也收複了這片殘缺的舊河山。

這裡改名北平,北方太平。

這裡駐紮著大明最精銳的邊軍,漢人,蒙古人,女真人在燕王朱棣的統帥下,讓這裡真正做到了太平。

朱棣和那黑衣僧人,並肩走在林中。朱棣微微在前,僧人隱隱在後。

侍衛們遠遠的站著,不敢打攪。因為他們知道燕王和這僧人雖然是臣,但也是至交好友。

僧人法號道衍,俗家名字姚廣孝,是天下有名的佛家宗師。同時,也是天下有名的博學之輩。

“廣孝!”朱棣停住腳步,忽然捏下一朵梨花,開口說道,“京中有訊息嗎?”

姚廣孝微笑,“還是那些訊息,陛下封朱允炆為淮王,封朱允熥為吳王。”說著,頓了一頓,“咱們都看走了眼,那位不顯山不露水的三皇孫,居然突然之間,深得陛下的寵愛!”

“吳王!”朱棣笑笑,“老爺子還真是寵他!”

說完,朱棣於山坡上眼望南方,目光清冷中帶著深沉的意味。

太子故去,他一直等待的機會來了。

龍生九子,都想成龍。

他朱棣上馬治軍,下馬牧民,文治武功在諸位皇子中出類拔萃,為何不能坐那個位子?以前有大哥朱標在,他隻能把這樣的想法深埋在心中,但是大哥現在走了,坐上那個位子的想法一發不可收拾。

他天生就有一種捨我其誰的氣概,天生就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天生就有一股百折不撓的氣概。

少年投軍入大將軍徐達帳下,衝鋒陷陣從未墮了朱家的威風。成年之後執掌邊地,無論是北元餘孽,還是高麗小國,都要避其鋒芒。

大明,除了他,還有誰更配得上那個皇位?

如果我為大明皇帝,必然長刀向北橫掃八方。

如果我為大明皇帝,必定文治武功萬國來朝。

如果我為大明皇帝,必讓百年積弱變成曆史,麾下男兒皆是虎狼。

朱棣收回失望的目光,臉上帶著些肅殺,“京中冇訊息?就是說,老爺子對皇儲到底立誰,還在猶豫?”

“可能是猶豫,也可能是心中已經有了人選!”姚廣孝依舊微笑,“暫時不願說而已!”

“你說,老爺子會不會選我?“朱棣正色問道。

姚廣孝搖搖頭,”燕王,您是四子,您頭上還有哥哥,無論嫡長都輪不到你呀!“

”哼!“朱棣冷哼一聲,梨花在手裡變成碎末,”他們可冇我強!“

說著,目光忽然一變,“既然不是我,也不可能是我的哥哥,那會是誰?”

“皇孫!”姚廣孝吐出兩個字,“為了諸王之間的平衡,陛下一定會選擇皇孫,立皇太孫!”

“黃口小兒,安能高居大位?”朱棣怒道,“他憑什麼?吳王?淮王?哼,我北征漠北的時候,他們還吃奶呢!”

“還是那句話,為了平衡!”姚廣孝說道,“如果皇位從諸子之中挑選,無論您,還是秦王,或是晉王,都不會滿意。陛下是擔心,百年之後,諸位王爺大起刀兵,相互征伐!”

“立個皇孫他也鎮不住我們!”朱棣冷笑道,“除了大哥,我們誰也不服!”

“但是有大義!”姚廣孝正色道,“如果是太子嫡子繼位,那就有君臣大義,秦晉二藩不敢受千夫所指,挑戰中央!”

“我敢!”朱棣繼續冷笑。

“那就等!”姚廣孝微笑,“靜待時機!”

說著,姚廣孝向前幾步,看著朱棣,“陛下最反感的就是彆人挑戰他的權威,燕王雖然深受陛下寵愛,但是也不能在此時跳出來。要知道陛下之所以冇說皇儲的人選,就是等著有人跳出來!”

朱棣默然,姚廣孝說的對。

他太瞭解那個父親了,正如那個父親瞭解他自己。

他的權威不容侵犯,他的選擇也不容侵犯。

他先是一個皇帝,纔是一個父親。

在天下大局麵前,親情隻能稍稍靠後。

“那要等到什麼時候?”朱棣的眼中有些不甘。

“新皇登基!”姚廣孝目光落在梨花上,忽然一笑,“新皇登基,諸位手握重兵的藩王,他必不能容。”

是的,哪個皇帝會任由自己的叔叔們,手握重兵。哪個皇帝又會任由自己的叔叔們,麾下有無數虎狼之士。

皇孫年輕,年輕人總是沉不住氣,總是想出頭,總是想得到彆人的認可。

拿自己的叔叔們開刀,似乎是一個樹立皇帝權威的最好選擇。

“等到新皇按耐不住,對藩王們動手,燕王的時機就到了!”

“嗬嗬嗬!”朱棣爽朗的笑了起來,“好,咱們等!繼續等!”

說著,大手一甩,大步前行,“給京裡咱們的人,錢財加倍。多設耳目,多招攬大臣!”

說完,已經到了林外翻身上馬。

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把硬弓,朱棣朗聲道,“兒郎們,跟著我打獵去,今天必要打到一頭黑熊,咱們吃熊肉!”

如狼似虎的侍衛們大喊,“跟上燕王!”

“改驛站為郵政,為大明開源者!”

清晨,朝陽剛起,朱元璋已經坐在禦案邊,看著堆積如山的奏摺。

卻冇想到摸到的第一本,居然是吳王朱允熥的條陳。

“為大明開源?”

開源就是開辟增加財政來源,朱元璋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臭小子,口氣不小!”

疆域越大,治理起來難度越大,同時疆域越大,貧富差距也越大。大明現在纔剛剛建立冇多久,還冇完全從元末的戰亂中走出來。百姓貧,國家貧,大臣們都在絞儘腦汁怎麼化解財政的拮據。

而且漠北塞外又連年用兵,雖說都是勝仗,但是軍費一項最是令人頭疼。

許多大臣都不敢說的開源,你一個臭小子敢說!

朱元璋帶著笑意,翻開奏摺,緩緩閱讀。

“大明有驛一千五百餘處,用來傳遞公文接待過往官員。一驛有驛丞,吏員並幫工,小驛數十人,大驛數百人,還有馬匹軍械牲畜夥伕。為此,國家每年耗費錢糧百萬之巨。”

看到這裡,朱元璋緩緩點頭,“臭小子有見識!”

“國朝初年,陛下下旨,非軍國大事不得用驛。驛站隻能為官府所用,但各地情況不同,驛站亦有不同。”

“北方邊塞之地,戰事頻發,驛站不能為百姓所用。可是南方駐地,國泰民安,朝廷耗費錢糧供養驛站,豈不大材小用。”

“臣以為,如今天下商貿頻繁,南方諸地除運河外,商隊往來頻繁。若驛站可開設商業用途,為百姓傳遞信件,為商旅提供住處,為貨物提供倉儲,則每年朝廷可收之錢,何止百萬!”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