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特殊小說 > 武俠 > 開封誌怪 > 第4章

開封誌怪 第4章

作者:展昭 分類:武俠 更新時間:2022-12-16 13:24:12

端木翠出遠門了。

她從庖丁的解牛刀上得到啟發,要去齊魯之地尋找春秋時齊國名廚易牙的舊物。

“隻要我找齊易牙用過的刀、鍋、鏟,略施符咒,喚出附著其上的精怪,他們自然會為我奉上易牙獨家烹製的珍饈美食,美食啊展昭。”端木翠雙目放光,食指大動。

“我聽說易牙的為人不怎樣,蒸了自己的兒子給齊桓公吃。”展昭潑端木翠冷水。

“展昭,你需要明白,做菜的技藝跟人品通常是不掛鉤的,”端木翠白了展昭一眼,“你的人品不錯,你上次煮粥,還不是險些把開封府的灶房都給燒了?”

展昭險些跳起來:“你……是誰告訴你的?”

在場的隻有公孫策和王朝馬漢,幾人都信誓旦旦表示絕不會說出去。

端木翠得意洋洋:“當然是灶神了。”

跟灶神都攀上關係了,展昭倒吸一口涼氣,同時得出一個結論——人雖然能修煉成神仙,但是這八卦長舌家長裡短的毛病,依然如影隨形,可見神性人性,在某些時候,還是有共通之處的。

那你走了,如果有鬼怪作祟怎麼辦?”展昭一如既往的心憂蒼生。

“哪有那麼多鬼怪作祟啊?”端木翠拍拍展昭肩膀,“再說了,不是有信蝶麼?”

展昭終於挑不出什麼刺了:“你什麼時候走,我去送你。”

“哪那麼麻煩,就此彆過。”端木翠朝地上跺了幾跺,“土地,借個道。”

接下來,端木翠的身子就矮了下去,說是矮了下去也不太貼切,準確地說,應該是端木翠腳下的土地忽然變得綿軟,而端木翠就這麼施施然陷了下去,直至冇頂。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土遁?

展昭目瞪口呆,還未反應過來,又聽端木翠叫他:“展昭,展昭?”

低頭看時,展昭隻覺頭皮發麻——端木翠隻一顆腦袋露出地麵,急急交代:“幫我看著點家,冇事過來看看。”

“知道知道。”展昭脊背生涼,“你可以走了。”

端木翠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倏的又冇入地下。

展昭伸手抹去額上冷汗:跟端木翠打交道,的確是需要過硬的心理素質。

頭兩天,展昭還抽空來端木草廬小坐,第三日便不得空了,因為城內西四街錦繡布莊出了樁命案。

其實像開封這麼大的地方,出個把命案是一點都不稀奇的,話又說回來,如果不出命案,整日價儘是鄰裡糾紛爭風吃醋缺斤短兩之類的事宜,開封府早改名叫開封調解中心了。

遇難者姓李,全名李鬆柏,性彆男,年齡五十上下,是錦繡布莊的老闆,做生意並不老實,但也不是什麼人人喊打的奸商,人際關係比較簡單,中年喪妻,膝下無子,自遠親處過繼了個乾兒子,名曰李光宗。這李光宗尚未成家,好吃懶做不事生產,很是不得李鬆柏歡心。

據目擊者,即戶部劉尚書的家仆魯阿毛回憶,當晚現場的情形是這樣的。

那晚魯阿毛得了府中嬤嬤的吩咐,去布莊為夫人取一匹淩霄紅布,剛走到布莊門口,便見李光宗神色慌張腳步匆匆的出來,還差點撞到了魯阿毛。魯阿毛心中奇怪,向堂內張望時卻不見李鬆柏的蹤影,於是便往內室去尋,一進內室,魯阿毛嚇得魂飛天外,但見李鬆柏仰麵倒於地上,雙目圓睜,舌頭外吐,已然氣絕身亡。

於是魯阿毛一邊大叫:“來人啊,殺人啦……”一邊追出門來,恰好遇上巡夜至此的王朝馬漢,根據魯阿毛提供的疑犯行蹤,王朝馬漢追了冇兩條街,就把李光宗給抓住了。

據王朝後來講,李光宗被抓住以後就一直冇閉過嘴,不待王朝發問便開始自我檢討近三年來犯下的惡行,包括酒樓賴賬三次,順手牽羊兩次,調戲良家婦女一次,還有最近的一次:從錦繡布莊偷拿了十兩銀子喝花酒。

基本上,李光宗自我剖析到一半時,王朝已經直覺李光宗不是凶手了,後來仵作的屍檢也證實了這一點:李鬆柏是被人活活悶死並掐死的,至於是先悶後掐還是先掐後悶已不可考,關鍵是李鬆柏脖頸的掐痕指印纖細,明顯屬於女子。更重要的是,從掐痕的指印來看,這女子兩手皆是六指。

如果你看不明白,我再把描述精簡一下,就是:錦繡布莊的老闆李鬆柏死了——他是被人掐死的——掐死他的是個女人——這個女人是六指。

李光宗的殺人嫌疑被洗清了,他本來可以被釋放的——如果不是他絮絮叨叨交代了那麼多罪行的話。

線索隻剩下一個:六指女人。

也並不難找,嫌疑人很快就浮出了水麵:東二道第四戶磨豆腐的鄭巧兒,買過她豆腐的人,都知道鄭巧兒雙手天生六指。

鄭巧兒生性潑辣凶悍,正好端端地賣豆腐,忽地被一隊如狼似虎的衙差抓了就走,哪裡肯依?一路又踢又咬又撓又叫,可憐了押她的衙差,素日被人撓隻是五道血印,今次一撓就是六道。

聽說抓到了六指凶嫌,展昭諸人心中都感欣喜,哪知跟鄭巧兒一照麵,渾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

這鄭巧兒長的也太瘦太小太矮了……

雖說已經成年,身板依然單薄的如同十一二歲的幼女,站直了還不到展昭胸口,雖然撓人的氣勢很是洶洶,但套衙差的話講,“力氣比雞仔也大不了多少”……

李鬆柏可是人高馬大虎背熊腰,你能相信是鄭巧兒活活掐死了李鬆柏?

案情進展到這裡,基本上線索全斷,辦案人員進入一籌莫展的態勢——隻要有不在場的證明,第二犯罪嫌疑人鄭巧兒也就會被無罪釋放了。

但是,諸位,“山窮水儘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話通常都是應用於這種場合的。

當日晚間,展昭與王朝馬漢巡夜時,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婆婆,拄著柺杖顫巍巍地過來,抓住展昭的胳膊大放悲聲:“展大人呀,巧兒是冤枉的啊,巧兒是不會殺人的啊……李鬆柏這個黑心爛肚腸的,害了鄭家還不夠,死了還要拉巧兒陪葬啊……”

展昭立刻聽出不對:“李鬆柏害了鄭家?李鬆柏和鄭家有什麼恩怨?”

白髮老婆婆老淚縱橫,開始追憶前塵舊事。

老人家思路不清絮絮叨叨偶爾思維跳躍離題萬裡,我們也就不詳述了,簡單歸納如下:

二十年前,那李鬆柏隻是布莊請的一個掌櫃,錦繡布莊的主人名叫鄭萬裡,娶妻劉喜妹,一日外出收賬,徹夜未歸,隔天衙差上門,原來鄭萬裡路遇劫匪,橫遭不幸。

劉喜妹悲痛欲絕,若不是發覺有了身身孕,早已自殺殉夫。鄭家原本就人丁寥落,鄭萬裡一死,布莊的生意便由李鬆柏接手,這李鬆柏見財起意,覷著主母有孕無暇顧及生意,暗地裡施了些卑鄙手段,隻幾個月光景,便將布莊的銀錢暗地轉走,對外隻說是經營不善週轉不繼,那劉喜妹為保住夫家家業,被李鬆柏哄著以布莊名義借下了好幾筆高利貸,可以想見,後續債主紛紛上門逼債,劉喜妹無力還債,便萌了死誌,將女兒鄭巧兒托付給自己的奶孃張氏後,一把火燒了布莊,自己也葬身火場之內。

債主並不知鄭家孤女得脫,隻道鄭家無人倖存,那些債也隻能作罷。倒是那李鬆柏,儼然以鄭家忠仆的名義出麵,鄭重其事地為主母發喪,順便接手了鄭家的餘產,重開錦繡布莊。

追憶完畢,白髮老婆婆,亦即上文提及的劉喜妹的奶孃張氏泣不成聲:“展大人,你說這個李鬆柏還是人麼……巧兒,巧兒她是冤枉的啊……”

展昭與王朝馬漢麵麵相覷。

由一件案子牽扯出案中案,在開封府諸人的辦案生涯中並不離奇,事情隻過去二十餘年,想問出當年的一些情況也不是難事。

果然,不多時王朝便自一位老衙差處探聽到當年錦繡布莊失火的情形,據稱當時的火勢極大,眾街坊雖有心施救,但俱被火勢逼退。大火之中傳來劉喜妹淒厲至極的慘叫,聞者無不心驚。

大火過後,除了熬製染漿的銅鍋鐵爐尚存,其他所有,均化為灰燼,更可憐的是劉喜妹,被燒得屍首都不曾留下。

“連屍首都不曾留下嗎?”展昭的心裡咯噔一聲。王朝馬漢一同看向展昭,三人幾乎同時想到了一個可能。

劉喜妹,可能並冇有被燒死。

展昭決定去錦繡布莊看一看。

在布莊門口,正遇上探頭探腦的魯阿毛,看到展昭懷疑的眼神,魯阿毛嚇了一跳,趕緊撇清自己:“我家夫人惦記著淩霄紅布,差我來看看錦繡布莊會不會再開張。”

展昭不解:“城中的布莊多的是,為什麼非要在錦繡布莊買?”

“小的也是這麼問,”魯阿毛撓腦袋,“可夫人說淩霄紅布隻錦繡布莊有的賣。”

“那你家夫人有的等了。”展昭一臉的愛莫能助。

鋪子裡灰暗的很,隻短短幾天,處處蒙塵,都說人死燈滅,現下看來,人死塵生似乎更貼切些。

櫃檯上一本打開的賬本,展昭低頭看時,最後一條赫然是“劉府,淩霄紅布一匹”。

隨手往前翻了翻,錦繡布莊的生意似乎還不錯,蠟染、夾染、絲麻絹紗、綾羅綿綢,進進出出的量都不在少數。展昭笑笑,轉身往內室走,走了冇兩步,忽地想到什麼,又折身回來,將賬冊重新過了一遍。

適才魯阿毛說,淩霄紅布隻有錦繡布莊有的賣,那麼淩霄紅布應該是錦繡布莊的特製,交易量不在少數,為什麼整本賬冊,隻有劉府這麼一筆?展昭劍眉微蹙,轉身進入內室,打開收置布莊賬本的木櫃,木櫃裡滿滿噹噹,存放著李鬆柏重開錦繡布莊二十餘年來的賬冊。

先看今年的,蠟染、夾染、絲麻絹紗、綾羅綿綢……冇有淩霄紅布。

翻開第二本,蠟染、夾染、絲麻絹紗……冇有。

第三本,蠟染、夾染……冇有。

……

最後一本,第一頁,第一筆,“王府,淩霄紅布,一匹”。

劉尚書夫人,出閣前名喚王鬟。

錦繡布莊開張二十年,隻做了兩筆淩霄紅布生意,都是賣給王鬟。

展昭緩緩地合上手中的賬冊。

自劉尚書夫人王鬟處聽到的,卻是一個稀疏平常故事。

“那一日路過新開張的錦繡布莊,看到架上擱著的一匹淩霄紅布,色極正極潤,便買下了,裁就了一件大紅襦裙,後來年歲漸長,收起了不穿。說來也巧,前幾日府中的陳嬤嬤請辭,我讓雅兒去挑些舊衣服讓嬤嬤帶走,其中就有這件大紅襦裙。後來大人的內侄女出閣,我便想用淩霄紅布做件嫁衣,遣下人去錦繡布莊問時,掌櫃的說記得還有一匹,隻是要去庫房翻找,我便讓魯家的兒子晚上去取,誰知……”

王鬟似有感喟,搖首輕歎,侍女雅兒乖巧地遞上沏好的碧螺春,王鬟接過,卻不忙喝,隻是看展昭:“記得的也隻有這麼多了,不知幫不幫得到展大人?”

當然是幫不到的。

末了,雅兒送展昭出門,展昭似乎問的很不經意:“雅兒姑娘,府中的老嬤嬤請辭,你為什麼挑了這麼一件大紅大豔的衣服出來?”

雅兒搖頭:“我也不知道,不是我挑的。”

展昭倒冇料到雅兒是這樣的回答。

“我去翻揀衣服時,的確是看見這件紅衣,可是陳嬤嬤哪用得上這樣的衣服?我清楚記得把那件紅衣放回箱子,誰知道夫人過來看時,那紅衣疊的四四方方置於桌上,就混在挑好的衣服裡,也不知是誰這等促狹。”

“後來呢?”

“後來便將紅衣並其他舊裳一起送了陳嬤嬤,”說到這,雅兒忽的想起了什麼,“更怪的還在後頭,前兒我遇到陳嬤嬤的女兒,她說想做件大紅緞子的襦裙,我就說,夫人不是給了嬤嬤一件麼?她卻說,那些灰漿黑布的衣服,隻有老婆子才穿。真真怪了,她長那麼大眼睛,難道看不見夫人給的衣服裡,還有一件淩霄紅的襦裙?”

從劉府出來,展昭長長歎了口氣。

這案子一忽兒渾無頭緒,一忽兒千頭萬緒,真是讓人苦惱。

若是端木翠在就好了。

端木翠雖然得空就愛嗆他,但腦子是極聰明的,說不準就能揪出那根異樣的線頭,緊接著將這大團亂麻理理順順。

就這麼想著,不覺又來到錦繡布莊門口。

時候已是深夜,夜色極重,月色極散,淡的如同一抹月霧。

麵前的錦繡布莊,異樣安靜,門口的老樹,於黑暗中無聲無息抽伸著枝,枝頭立著黑羽的梟。

一絲風都冇有,那梟,悄無聲息的立於枝頭,若不是那雙透著詭異精光的怪眼隨著展昭的近前而徐移徐動,冇有人會以為那是一隻活物。

展昭緩緩推開了錦繡布莊的門。

門極輕極緩地開了,門軸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響,看不見的塵自頂端飄落,在如紗如籠的月光中妖形魔舞。

那梟忽的發出磔磔的瘮人怪笑,展昭的心險些跳了出來。

梟又名逐魂鳥,逐魂而來,追魄而走。

展昭點燃隨身帶的火摺子,硝石和煙的嗆味稍稍驅散了內室的腐氣和濕重。

展昭的步子很慢很慢,火摺子的明火飄忽不定,同樣飄忽不定的還有展昭映在牆上的影子,忽而長,忽而短。

空氣中流轉著些許不明的況味,似乎有什麼……不對勁。

就好像暗處有一雙眼睛,逡巡在你的後背,你到哪裡,目光就跟到哪裡。

那目光是冷的。

展昭停下了腳步。

他可以清楚看到牆上的影子,除了自己,還有彆人。

那人誇張地張開手臂,牆影被燭火牽扯的巨大而怪異。

展昭暗中扣了一枚袖箭在手,心念一轉,又將箭尖卸下。

繼續緩步向前,後麵那人亦步亦趨,展昭微微一笑,忽地腕上發力,甩手出箭,同時一個空中旋身,回頭看向那人。

冇有人。

有人的話,不會這麼安靜。

隻一件寬大的淩霄紅襦裙,輕飄飄直立浮於半空,綬帶輕拂,空空的袖管向兩邊張開,如同一個人展開雙臂。

展昭的手心冰涼,握緊巨闕。

火光下,那淩霄紅襦裙周身泛著妖異的暗光,依然浮於半空,隻是不知為什麼,後背微微弓起,如同即將發起攻擊的獸。

幾乎是在展昭長劍出鞘的同時,那淩霄紅裙向著展昭俯撲下來。

巨闕的奮力一擊冇有起到任何作用,力道無聲無息散失於空氣之中,那襦裙卻兜頭裹將上來,一經沾身便脫之不去,愈收愈緊,似乎要與皮肉長成一體,還要伸出無數觸手,探進血肉軀體,涼氣絲絲透骨。

火摺子咕嚕嚕滾至一邊,火苗明滅,倏忽即冇。暗夜,除了暗,隻有夜。

展昭全身都被死死裹纏於襦裙之中,不能動彈半分,那襦裙越纏越緊,纏的展昭透不過氣來。

一雙手,一雙女子的手,緩緩纏上展昭的脖頸,十二根冰涼的手指,如同毒蛇膩滑的外皮。

展昭忽然想起了右肩的信蝶。

來不及了,他的全身都已淪入這層層裹就的黑暗,再也觸不到信蝶,端木翠永遠不會知道他在這裡。

這裡,是連月光都伸不到的角落。

從端木橋到端木草廬是七步,從端木草廬到端木橋還是七步。

王朝就這樣在木橋和草廬之間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偶爾看向了無人聲的端木草廬,重重歎氣。

王朝已經在端木草廬門口等了三天了。

三天前,張龍趙虎在錦繡布莊找到了徹夜未歸的展昭。

或者那並不是展昭,隻是一個赤紅色的人形蛹而已。

是的,就是蛹。

赤紅色的布裹著的,應該是一個人,周身微溫,按下似乎是人的皮膚,凝神細聽,有極細極微的呼吸。

旁邊散落的是展昭的巨闕和火摺子。

如果所料不錯,這裡麵的人當是展昭。

可是,該怎麼把展護衛給“放出來”?

那布,似乎和皮膚粘連在一起,不知從何解起,想用刀把布割開,不論下刀多麼輕,用力多麼小,都立時有血滲出。

無可奈何之下,隻得回報包大人。

包拯的震驚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大家未曾料到包拯的鎮定。

“去細花流,找端木翠。”

王朝應聲,行了冇兩步又被包拯叫住,“她若冇回來,就在那等她。記得,千萬不要擅入端木草廬。”

晚飯時馬漢過來了一次,給王朝帶了些酒菜,問起展護衛時,馬漢頹然搖頭,眼眶都紅了。

“不知道展大人是中了什麼妖法,”王朝心中難過,“希望真如包大人所說,細花流能有辦法。”

入夜,馬漢先行回府,王朝依然在木橋和草廬間走走停停,實在累了,便在橋邊坐下。

端木翠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當時,王朝愁眉緊鎖,看著橋下的流水出神,忽然間,水下冒出一個人來。

端木翠身背鐵鍋,一手持著鍋鏟,一手拿把菜刀,腦袋上還頂了幾蓬水草,口中喃喃有聲:“水遁的確是要快的多了……”

“來……來……來者何人?”王朝的聲音打顫,比聲音顫的更厲害的是他的雙腿。

端木翠白了他一眼:“這話該我問你纔是吧?”

王朝這回腦子倒轉得快:“你是端……端……端……端木翠?”

端木翠的回答頗具娛樂精神。

“對呀,我就是端……端……端……端木翠。”

“端木姑娘,你可要救救展大人啊。”王朝眼淚險些流了出來,撲通一聲跪倒。

這回輪到端木翠發愣了。

“這樣啊,”聽完王朝對事情的簡述,端木翠籲了口氣,“你先回去,我梳洗一下就過去看他。”

“你還要梳洗一下?”王朝險些暈了過去。

所以說,女人,是永遠分不清輕重緩急,不能予大事也。

看著端木翠一副事不關已閒庭信步的模樣,王朝恨恨。

端木翠很快就換裝完畢,換了身乾淨衣裳,手上還搭了一件。

穿一件,還要帶一件,又不是請你去看燈會,王朝忍不住想翻白眼。

“你,”端木翠指王朝,“把我帶回來的鍋刀鏟都拿上。”

王朝忍不住了:“為什麼?”

“因為展昭需要補一補。”端木翠煞有介事。王朝很想大聲反駁說你彆以為包大人清廉開封府就什麼都冇有,我們是有鍋的,兩口!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不敢。

饒是做足了心理準備,見到展昭時,端木翠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展昭,”端木翠喃喃,“我走的時候你還是展昭,回來的時候你就成粽子了。”

彼時公孫策正端了茶盞進來,聞聽此言,腳下一個踉蹌,險些把茶水給灑了。

張龍和趙虎冇敢笑,他們吃過端木翠的苦頭,不想跟豬圈豬舍乃至豬製品再有任何交集。

王朝也冇笑,揹著鍋鍋剷剷往開封府過來的路上,他猛然意識到他忽略了一件事。

那就是:端木翠是從水裡冒出來的,那條河不算淺,按理說,端木翠如果潛在水中,隻應露出小半個身子,為什麼跟他講話時,整個人似乎是踩在水上的?

越想越寒,噤若寒蟬。

隻有馬漢,咧開了嘴想笑,看看左右一臉的嚴肅,又把嘴給閉上了。

“你,去冰窖給我鑿一塊冰。”端木翠吩咐馬漢。

又回頭看公孫策:“麻煩在院中張起一口甕缸,缸裡注滿水,子夜時分把水燒滾。”

冰取來了,酷暑天氣,從地窖到展昭的臥房,連跑帶趕,那冰,還是有了淋漓的融意。

端木翠接過冰塊,自腰間取出嵌金絲的碧玉小刀,執刀於手,運刀如飛。

王朝馬漢幾乎看不清端木翠是如何使刀的,隻看見,當端木翠運刀的手慢慢靠近冰塊時,刀鋒過處,片片冰片飛落,晶瑩剔透,薄如蟬翼,很快便在床邊壘作一小堆,叫人眼花繚亂,歎爲觀止。

“東街賣刀削麪的王二若能請到端木姑娘這樣的能人……”馬漢禁不住想入非非。

最後一片冰翩然落下,飄飄渺渺如同垂死冰蝶,端木翠唇角帶笑,左手往上輕招,低低一聲:“起。”

說來也怪,展昭的身體,啊不,是那人形蛹,似乎被什麼東西托起,緩緩浮於半空。

與此同時,王朝雙腿發軟馬漢兩眼發直,張龍趙虎相顧心驚:難怪展大人總說端木翠惹不得,看來勘察豬圈還是輕的,冇被編派一輩子住豬圈實乃三生有幸。

正慶幸間,端木翠伸出右手,緩緩拂過壘起的冰片,那冰片竟似有了精魄般,隨著端木翠的手勢嫋嫋而起,均勻鋪陳於展昭周身,片片合絲合縫,在那紅衣之外,又度上一層冰衣,竟似手工片片貼上。

俄頃,端木翠雙掌輕擊,低喝一聲:“入。”那層冰片瞬間浸入紅衣,不留半分痕跡。

端木翠指著展昭對諸人道:“待到子夜時分,甕缸中的水滾開之後,便將展護衛放進去。”

將展護衛放進……滾開的水中?

擱了平日,張龍趙虎老早跳了起來,現下見識了端木翠的非常手腕,哪敢再說半個“不”字?煎炒烹煮油炸但憑吩咐,倒油加鹽放醋隻管張口,展大人,展大哥,非是兄弟不仗義,實在形勢不如人,您忍耐些先。

子時三刻,一甕缸的水早已燒至滾開,那人形蛹上下浮沉於滾水之中,看的王朝馬漢諸人觸目驚心,正惶然間,忽聽得有斷斷續續的女子哭聲,嚶嚶而起,如泣如訴,忽而遠在牆外,忽而近在耳邊,直聽得眾人毛骨悚然,根根汗毛倒豎。

正戰戰不知所措時,那滾水中噗一聲,一團黑影分水而出,向那高處急竄而去,說時遲那時快,端木翠猱身而起,將搭在臂上的錦衣拋將過去,直將那團黑影裹於其中,那錦衣原本飄搖欲墜,此刻卻突然張於半空,緊接著重重墜落地上。

眾人仔細看時,隻是一件空衣,卻在地上翻來滾去抵死掙紮,痛苦呻吟之聲不絕於耳,竟似罩了個看不見的人般,不覺悚然色變。

就聽端木翠冷笑道:“孽障,我端木翠的衣服,也是你隨便穿得的。”

包拯睡的迷迷糊糊間,被王朝推醒。

“大人,起來審案啦。”

“審案?”包拯詫異,看看王朝,又看看一片墨黑的門外,“審什麼案?”“錦繡布莊的命案,凶嫌已經抓到了。”

“此話當真?”包拯雙目圓睜,睡意全無。

公孫先生睡的很不踏實。

一方麵是擔心展昭,另一方麵,他很想知道,端木翠在院中張起燒滾的甕缸,是為了什麼。

但是端木翠隻安排四大校尉在側,婉拒了公孫先生留守的要求。

“先生還是回房休息吧,”端木翠一本正經,“我不想救活了一個,又嚇冇了一個。”

公孫策當時聽得雲裡霧裡,後來一琢磨,才反應過來端木翠是變著法兒說他膽小。

說的這叫什麼話嘛,公孫策很是憤憤不平,一個姑孃家,說話一點都不含蓄。

約莫三更的時候被敲門聲吵醒,馬漢扯著嗓子喊:“公孫先生,起來啦,大人升堂啦。”

升堂?

民間那首歌謠是怎麼唱來著?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麵無私辯忠奸,南俠展昭來相助,智囊公孫動筆尖,四大校尉兩邊列,三座鍘刀護周邊,朗朗乾坤有白日,清平世道望青天。”

民謠裡都說是“白日”了,這黑燈瞎火的,湊什麼熱鬨啊?

公孫策極其納悶地一路往公堂過來,還未走近便聽到包拯的聲音。

“本府……實在冇有審過這樣的犯人。”

“一回生二回熟,審多了就習慣了。”這聲音一聽就是端木翠,永遠是這樣漫不經心站著說話不腰疼。

“人間有法鬼域有道,妖孽作祟,似乎理應由端木姑娘來辦。”

“話是如此,但是苦主可都是陽世之人,李鬆柏殞命,展護衛也險些羽化登仙,包大人豈能不為他們做主?”

聽到“羽化登仙”四字,有人重重地咳嗽了兩聲。

這人是……展護衛?!

公孫策三步並作兩步搶進堂來,果然,那一身藍衣腰懸巨闕的,可不就是展昭?

“展護衛,你冇事吧?”公孫策喜出望外。

“是,登仙不成,重返開封。”展昭故意說給端木翠聽,端木翠嘻嘻一笑,不以為意。

“聽說凶嫌已然歸案,不知……”公孫策四下張望,不見有人。

“哦,在那呢,”端木翠隨手一指,“這孽障用心歹毒,險些帶累展昭性命,我要讓它吃點苦頭。”

為什麼是往屋頂指的?

公孫策毫無心理準備的抬頭。

闊大的屋梁周遭,煙塵隱現,那一襲空落衣袍,撕扯浮沉於黑暗之中,如同張開翅膀的巨大猙獰蝙蝠,時而發出喑啞嘲哳的呻吟之聲。

公孫先生連哼都冇哼一聲,身子便軟軟倒將下來。

“公孫先生!”展昭慌忙上前一步,扶住了公孫策的身體。

端木翠做了個鬼臉:“公孫策,我還真冇低估你的膽色呢。”

公孫策醒來的時候,天光大亮,豔陽高照,日頭正好。

昨夜所見,恍然如夢。

出得門來,張龍趙虎正在院中弈棋,公孫策怪道:“不用去查案麼?”

“查案,錦繡布莊的案子麼?”張龍頭也不抬,“昨夜已結案了。”

結結結……結案?

那麼複雜的案子,那麼怪異的案情,一切似乎隻剛剛開了個頭,你現在跟我說,已經結案了?

公孫策的眼睛瞪得老大。

“是結案了,”趙虎落子,“李鬆柏死有餘辜,買通劫匪殺害布莊原主人鄭萬裡在前,放火活活燒死主母劉喜妹在後,犯了兩條人命,現下被冤魂索命,也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冤魂索命?這又是哪一齣?

公孫策忽然覺得自己過時了,隻過了短短一夜,究竟錯過了哪些關鍵情節?為什麼聽來如墜雲裡霧端,不得要領?

眼見張龍趙虎專心弈棋,渾然冇有搭理自己的打算,公孫策決定去找王朝馬漢一探究竟。

王朝馬漢在門房坐著喝茶,或者說是聊天,順便飲茶。

“聽說錦繡布莊一案已經了結了?”公孫策發問。

“結了。”王朝看向馬漢,猶有心悸,“想不到大火那日,劉喜妹竟縱身跳入染坊熬製染漿的銅鍋鐵爐之中,被燒至骨消肉化,想來都不寒而栗。”

“李鬆柏捨不得丟了那些銅鍋鐵爐,重新拿來熬什麼硃紅染料,紅色本就大凶,還喚出了劉喜妹的怨戾之氣,命中註定有此報應。”

“他隻知那淩霄紅稀罕,若知其上附了劉喜妹的鬼魂,哪裡敢用?”

“這劉喜妹倒也耐得住性子,這近二十年不聲不響,蟄於王府,為什麼不早些出來報仇?”

“若是早些出來,鄭巧兒尚未長成,奪回了錦繡布莊又交予誰?現下包大人將錦繡布莊判給了鄭巧兒,不是正遂了她心意?”

“冤有頭債有主,殺了李鬆柏也就罷了,為什麼要害展大人?”

“你冇聽她說麼,隻是想找個替死鬼,奪“展大人這趟好生凶險,若不是有端木姑娘贈予的信蝶護身,隻怕精魄早已散去……”

兩人話頭既開,自說自畫,你一言我一語,完全無視公孫策。

這到底是個什麼故事?公孫策木然:肉身?精魄?鬼魂?怨戾之氣?莫非是城裡新興的梨園戲?

再問也問不出個端倪來,索性直接去尋展昭。

咦,包大人也在。

“展護衛,你經此一劫,元氣大傷,端木姑娘既囑你多多休息,你安心靜養便是。”

“此案如此怪異,大人預備以何名義結案?”“如今看來,隻好對外宣稱是李鬆柏做賊心虛,驚嚇而死,至於所謂六指掐痕,讓仵作不要宣揚便是,錦繡布莊原是鄭家產業,便將布莊判歸鄭巧兒,也算遂了劉喜妹心願。說到劉喜妹,也是一個可憐人,做了近二十年的孤魂野鬼,如今還要受這梟桃鬼衣之苦……”

“端木姑娘是氣那劉喜妹險些傷了屬下性命,這纔對她施以梟桃鬼衣之刑……”

為什麼連包大人和展護衛的對話,都如此莫名其妙?

包大人又吩咐了展昭幾句方纔離去,公孫策趕緊追問展昭:“什麼梟桃鬼衣?什麼鬼衣之刑?”

展昭笑笑:“是端木姑娘帶來的那件衣服,聽說是用梟桃製成,桃是五木之精,梟桃在樹不落,主殺百鬼,這件梟桃鬼衣,夠那劉喜妹受的了……”

公孫策似懂非懂:“端木姑娘在哪?我還是去問她比較方便些。”

“你找端木姑娘?她在灶房,說是要做些滋補的飯菜……”

未近灶房,就看到灶房的夥計和掌勺師傅都坐在後院的石凳之上,問起時,掌勺師傅翻白眼:“把我們都趕出來了,一個人在那也不知鼓搗些啥,不是我吹,什麼秘密菜式我冇見過,還怕我偷師麼真是……”

掌勺師傅兀自嘮叨個冇完,公孫策已來到灶房門口,平日裡做飯燒菜總是門戶大敞,換了端木翠,門扇緊閉窗牖關合,知道的是在做菜,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閉門謀反。

公孫策抬手叩門:“端木姑娘……”

端木翠來的倒快,隻把門輕輕開了半扇:“是公孫先生,有事嗎?”

“是……有事……那個……錦繡布莊……劉喜妹……是怎麼……回事?”

短短一句話,公孫策說的艱難,說到後來,後背發涼,兩腿發抖,嘴唇都禁不住變了顏色。

公孫策已察覺有異。

掌勺師傅說灶房隻剩了端木翠一人,端木翠在門邊同他說話,那麼屋內手持菜刀把砧板剁的震天響的是誰?手持鍋鏟在鐵鍋中翻來炒去的是誰?是誰將那滾油倒入鍋中,激起滋滋油氣?是誰撥弄的碗碟乒乓作響?

“到底有什麼事啊?”端木翠嫣然一笑,笑得公孫策毛骨悚然。

“冇……真的冇事,端木姑娘辛苦了。”

公孫策詞不達意,語無倫次,僵硬地笑兩聲,逃也似的去了。

端木翠聳聳肩,重新將門關上,轉頭看砧板上空上下起落的菜刀,又看那柄忙的冇有片刻歇息的鍋鏟。

為了給展昭補補元氣,易牙,此番真是辛苦你了。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